瑞信

螞蟻集團與城堡證券競購瑞信中國業務

螞蟻集團又有意進軍投行業令人出乎意料,而從中也可以看出,在整改之後,監管部門是否願意讓這家馬雲創立的公司再次擴張。

瑞士信貸被勒令向喬治亞前總理支付9.26億美元

新加坡法官的裁決是在瑞銀預計完成對瑞信的收購前不久作出的。

危機讓我們陷入爲冒險行爲提供保障的「惡性循環」

霍爾丹:最近由矽谷銀行倒閉引發的金融鬧劇似曾相識,我們仍陷入了「惡性循環」,得到保障的冒險行爲會引發進一步的冒險行爲。

瑞士準備採取緊急措施,以實現瑞銀對瑞信收購

陷入困境的瑞士銀行瑞信上週的每日存款流出量超過100億瑞士法郎,外界對其健康狀況的擔憂加劇。

瑞信
在瑞士監管機構撮合下,瑞銀就收購瑞信展開談判

瑞士當局敦促二者合併,以對抗該國銀行業的信任危機。

貝萊德考慮收購瑞信部分資產

美國投資巨擘否認有意收購瑞信的任何部分。

瑞信
瑞信董事長因違反新冠隔離規定辭職

瑞信內部調查發現,奧爾塔-奧索里奧不止一次違反新冠隔離規定。瑞銀前COO阿克塞爾•雷曼將接替他的職位。

瑞信
瑞信董事長被曝兩次違反新冠隔離規定

在奧爾塔-奧索里奧試圖領導受到醜聞困擾的瑞信進行文化變革之際,先後違反英國和瑞士兩個國家的隔離規定令人質疑他的判斷力。

美股
Archegos面臨銀行索賠

該家族理財室已經聘請了重組顧問,以評估銀行可能提出的法律索償要求,併爲可能的業務清盤制定計劃。

Archegos爆倉導致銀行損失總計超過100億美元

野村報告損失29億美元,瑞銀報告損失8.61億美元,各銀行加起來因Archegos事件總計損失逾100億美元。

瑞信
Lex專欄:瑞信爲何淪爲Archegos爆倉中的大輸家?

在玩搶椅子游戲時,座位被搶的玩家有時會砰的一聲坐到地板上,這正是宣佈44億瑞士法郎鉅額資產減記的瑞信的尷尬處境。

瑞銀
瑞銀董事長籌劃與瑞信合併

韋伯已聘請外部管理顧問研究達成交易的可能性。全面合併將在財富管理和投資銀行領域締造一家瑞士冠軍企業。

瑞信
瑞信獲得在華證券合資企業的控股權

瑞信表示,繼4月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後,其在瑞信方正證券的持股比例已從33.3%增至51%。

瑞信
瑞信承認第二位高階主管也被監視

該行昨承認,其前首席運營官曾下令監視前人力資源總監。先前的曝光顯示,該行財富管理部前負責人曾被跟蹤。

瑞信
盯梢醜聞拖累瑞信CEO譚天忠

譚天忠是瑞士金融界少有的黑皮膚外國人,他的名譽最近因爲一個離奇的個人陰謀故事而受損。他能在瑞信生存下去嗎?

私人銀行「搶人大戰」有風險

加普:覺得財富管理業務穩賺不賠的銀行正競相高薪延攬擁有超富客戶資源的客戶經理,但背後可能暗藏風險。

方正訴訟危及瑞信增持在華合資企業股份

北京大學對方正集團的股東提起訴訟,稱該集團15年前將65%股份出售給三名高階主管的交易無效,原因是欺詐和使用國家資金進行收購。

瑞信
Lex專欄:瑞信任命中國高階主管的高明之處

任命在華擁有廣闊人脈的本地人出任中國業務掌門人,應該會給瑞信帶來一種優勢,尤其是相對於受川普式地緣政治衝擊的美國投行。

瑞信擬增持在華合資投行股份至51%

瑞信將成爲第二家擁有在華合資企業控股權的大型外資銀行。該交易預計將於8月得到監管機構批准。

瑞信
瑞信與美國司法部了結「太子黨」調查

該行認罰4700萬美元以了結針對其僱用中國高官子女的調查。美國《反海外腐敗法》禁止企業向海外官員行賄以獲取業務。

vix指數
瑞信和野村提前贖回掛鉤波動率的產品

週一華爾街遭遇6年來最糟糕的一天,瑞信和野村提供的、讓投資者能獲利于波動率較低的產品損失慘重。

瑞信
瑞信面臨股東分拆呼聲

瑞士對沖基金RBR擬發起維權投資者活動,要求把瑞信業務一分爲三。瑞信投行部門的一名前聯席主管支持該計劃。

投行
歐洲投行:前行不易,撤退亦難

FT專欄作家加普:歐洲投行業如今都在撤退。跨國投資銀行確實是一項昂貴的業務,但挑戰在於:如何在削減某些業務的同時儘可能不損害其他業務。

瑞信
瑞信CEO該辭職

FT專欄作家加普:自2007年履職以來,杜德恆在瑞信工作紮實而低調,沒有理由起訴他本人。雖然杜德恆不是「流氓」私人銀行家的直接主管,但他得對整個瑞信負責。

巴塞爾
Lex專欄:瑞信「仍不達標」

瑞信現有資本補充方案仍不滿足巴塞爾監管要求。該行若想在年底達到8.6%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目標,還需進行資本處置、員工要用獎金認購公司股份、業績實現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