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財富管理

私人銀行「搶人大戰」有風險

加普:覺得財富管理業務穩賺不賠的銀行正競相高薪延攬擁有超富客戶資源的客戶經理,但背後可能暗藏風險。

蘇黎世是一個穩重有序的城市。所以,在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附近,一名爲世界各地億萬富翁服務的銀行家與尾隨他的私家偵探之間爆發激烈爭吵,這樣的場景值得約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寫進他的小說裏了。更聳人聽聞的是,下令監視這位銀行家伊克巴爾•汗(Iqbal Khan)的正是瑞信(Credit Suisse)。先前,汗突然從瑞信離職,跳槽到瑞信的競爭對手瑞銀(UBS)。

瑞信擔心,曾領導瑞信財富管理業務擴張的汗,會把有價值的客戶和同事一起帶走。視角轉向德國,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希望能招募幾百名「客戶經理」——富人的理財顧問——以與瑞士的私人銀行競爭。

每當各銀行對一個有利可圖而且還在不斷擴大的金融領域興奮不已,著手進行一場代價不菲的人才爭奪戰時,麻煩往往隨之而來。因此可以合理推測,這場財富管理(包含私人銀行業務)領域的爭鬥也很可能會產生後果。

您已閱讀22%(402字),剩餘78%(14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