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

Lex專欄:瑞信爲何淪爲Archegos爆倉中的大輸家?

在玩搶椅子游戲時,座位被搶的玩家有時會砰的一聲坐到地板上,這正是宣佈44億瑞士法郎鉅額資產減記的瑞信的尷尬處境。

在玩搶椅子游戲時,座位被搶的玩家有時會砰的一聲坐到地板上。這正是宣佈44億瑞士法郎(合47億美元)鉅額資產減記的瑞信(Credit Suisse)的尷尬處境。其客戶美國家族理財室Archegos爆倉,已導致瑞信18個月的平均淨利潤化爲烏有,兩名高階主管也因此去職。高盛(Goldman Sachs)、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等反應迅速的華爾街銀行似乎已平安脫身。然而對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來說,它們能否保持穩定,不應繫於它們是否擅長玩派對遊戲。

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爲首的監管機構應當對主經紀商業務展開調查。這是一個低調的行當,旨在幫助Archegos之類的基金建立頭寸並提供相關融資。

當6家或者更多機構分別借錢給一位名不見經傳且持有波動性大的股票的投資人、而且對彼此的情況顯然知之甚少時,資本緩衝所面臨的風險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不是有強勁的留存利潤,瑞信的核心股本一級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的比率這個時候就已經掉到12%以下了。

您已閱讀42%(423字),剩餘58%(5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