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

滴滴聯合創辦人柳青卸任總裁職務

據介紹,柳青未來在公司的工作將專注於「推進組織變革和人才成長」,滴滴將不再設總裁崗位。

Shein在計劃上市之前利潤翻番,超過20億美元

快時尚集團正尋求中國批准其在紐約或倫敦上市。

人工智慧已經開始賺錢了

人工智慧正在幫助提升科技公司的銷售額和股價。

Uber
Uber首次實現年度盈利,市值接近1500億美元

Uber迎來「拐點」,乘車、送貨和廣告業務均有成長。

大數據
中國官方數據交易所在企業界遇冷

據業內人士和專家表示,企業沒有明確動機參與2020年後成立的這類新市場,大多數數據買賣仍在交易所外進行。

Lex專欄:滴滴強勁的業績爲上市提供希望

政府整頓行動的影響揮之不去,但該公司想要贏回失去的用戶還爲時不晚。

Lex專欄:滴滴與小鵬的交易雙贏

小鵬汽車收購滴滴的電動汽車開發業務,似乎是解決兩家公司虧損的一種奇特方式,但該交易讓兩家公司有更大機會實現盈利。

滴滴將智慧汽車開發業務出售給小鵬汽車

滴滴以58.35億港元價格向小鵬出售智慧電動汽車業務,並達成了其他合作。

華為
中國收緊資質審批,科技集團後來者造車夢受阻

更嚴格的許可制度影響了那些在中國電動汽車熱潮中姍姍來遲的科技集團,百度、小米和滴滴等的電動汽車發佈計劃都陷入了停滯。

美國創投巨擘紅杉將拆分中國業務

將於明年3月完成的這一拆分標誌着最成功的美中投資聯盟之一畫上句號。紅杉中國將採用新的英文品牌名「HongShan」。

法律
中國本土律所對未來寄予厚望

中國法律行業資深人士認爲,儘管經濟成長放緩、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但對法律專業服務的需求仍將不斷成長。

滴滴獲准恢復新用戶註冊

在被封禁18個月後,滴滴獲准恢復新用戶註冊,表明中國政府打向國內網路巨擘的重拳已收回。

馬雲計劃放棄螞蟻集團的控制權

知情人士透露,馬雲早有此意。但倘若真的發生這一變動,螞蟻集團重啓IPO的時間至少要推遲一年。

投資者看好中國補教教父的救贖之路

當俞敏洪誓言東山再起時,誰能想到這位中國現代民營教育的教父會轉向通過兜售牛排、圖書和口紅來重建其商業帝國。

中國擬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按數據敏感性分類

此舉可能是北京方面解決中美審計之爭的一個讓步,目的是阻止美國監管機構讓數百家中國公司退市。

亞馬遜大舉進軍醫療保健行業,會帶來哪些變化?

One Medical將使亞馬遜將診所與虛擬服務結合起來,提供更完整的服務。

願景基金負責人退出軟銀 推出新基金

曾幫助軟銀轉型爲全球最大且最具爭議的科技投資機構的交易員拉吉夫•米斯拉將退出這家日本集團,另推一隻由阿布扎比支持的新基金。

Uber
Lex專欄:對Uber來說,持有競爭對手公司股份已無意義

Uber對中國叫車公司滴滴的投資已經失去效用,繼續推進減持其股份的計劃是正確的。

Lex專欄:瑞士正在成爲中國公司海外上市首選地

對於尋求海外資金的中國企業而言,這個阿爾卑斯山國家能否成爲新「紐約」?

中國即將結束對滴滴等三家公司的網路安全調查

北京方面的整頓行動可能正在放鬆的跡象,令滴滴、物流平臺滿幫和在線招聘公司看準的股價出現反彈。

馬斯克對推特和特斯拉同時發難

繼上週對特斯拉員工採取強硬態度後,伊隆•馬斯克又開始加大對推特管理層的壓力,加大了他退出以440億美元收購這家社群媒體公司的可能性。

軟銀
Lex專欄:軟銀的減薪無法抵消投資失敗

孫正義已承諾將採取防禦措施,放慢新投資的步伐並保留現金。

滴滴遭網路安全審查後日活用戶減少30%

國內競爭對手紛紛藉機推出促銷和折扣活動,吸引滴滴的用戶和司機。有分析人士認爲,滴滴或許能夠挺過這次危機。

滴滴出行在美上市有望募資40億美元

根據最新招股說明書,滴滴將發行2.88億股美國存託憑證,按發行價區間中值計算,其市值將達到647億美元。

滴滴貨運計劃籌集更多資金

滴滴貨運業務在先前的首輪30億美元融資中獲7倍超額認購,知情人士稱該公司考慮在本月籌集更多資金。

滴滴順風車將在7城市「復出」

去年兩名女性乘客在使用順風車期間遇害後,該服務被無限期下線整改。此次試運營期間女性乘客僅可在凌晨5點至晚8點期間乘車。

汽車業
上海嘉定區允許自動駕駛汽車載客測試

上汽、BMW和滴滴出行獲得首批智慧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牌照,使上海成爲首個允許自動駕駛汽車載客測試的中國城市。

滴滴
滴滴出行向金融服務領域擴展業務

由於新法規可能會削減可用司機的數量,中國網約車公司滴滴出行已將業務擴展到金融服務領域。

Lex專欄:戴姆勒和吉利想賭一把運氣嗎?

資金雄厚的Uber在中國敗給了滴滴,滴滴也在大把虧錢,而戴姆勒和吉利卻想合作進入這個燒錢的市場。

滴滴出行仍在燒錢

這家中國叫車公司的執行長程維在發給員工的信中透露,公司上半年淨虧損逾40億元人民幣,並且仍在支付補貼。

平臺類商業模式的致命破綻

陳歆磊、李嘉怡:政府加強監管的結果將提高平臺管理成本,從而遏制後者非良性發展,達到垂直與平臺模式的合理分佈,而滴滴事件僅是開始。

滴滴
滴滴:將把安全置於成長之上

在4個月內兩名女乘客遇害後,這家中國叫車巨擘稱,將不再以規模和成長作爲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爲核心考覈指標。

滴滴
滴滴下線「順風車」業務

一名20歲溫州女子在搭乘順風車期間遭到強姦和殺害。據媒體報導,在被害人親友報警後,滴滴未能立即向警方提供車主資訊。

滴滴與北汽簽約合作 進軍汽車製造

雙方將在運營電動車車隊和充電站方面開展合作。滴滴將首次協助北汽設計汽車,突顯這家叫車服務集團對汽車製造產生興趣。

滴滴出行進軍共享單車領域

滴滴將部分接管倒閉的共享單車公司小藍單車的服務運營,並於近期在自身應用內推出共享單車平臺,彙集多個品牌的共享單車。

中國式共享經濟

分析人士認爲,在中國,很多共享經濟並非真正的共享,而是由科技公司主導的租賃模式,獲取數據是其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