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開行

債務
安哥拉與中國達成協議以緩解債務危機

安哥拉正利用與中國達成的一項罕見協議,從中國控制的一個賬戶中釋放現金,用於支付一筆關鍵貸款的利息。

厄瓜多
厄瓜多與中國達成債務重組協議

厄瓜多宣佈與兩家中資銀行達成債務重組協議,在2025年之前涉資14億美元,將延長相關貸款的到期期限並降低還款額。

銀行業
中國政策性銀行向「國際標準」靠攏

在一部分境外項目遇到問題後,中國兩家開發銀行尋求與西方同行合作,這意味著在項目治理方面接受國際標準。

房地產
中國收緊棚改貨幣化補貼

棚戶區改造的貨幣化安置被認爲助長了房價上漲。分析師表示,收緊貨幣化補貼將削弱房地產需求,導致建築活動減少。

中國成爲全球最大的發展融資提供者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雖然目前中國兩大銀行發放的國際發展融資額位列全球前兩位,其提供的資金總量約等於排名3到8位的多邊貸款機構的總和。

中國央行注資國開行暴露出什麼?

安邦諮詢:中國央行注資政策性銀行,反映出當前中國政府繼續擴張信用的趨勢,若持續下去,會對未來中國經濟埋下長期通膨壓力隱患,並可能製造更多壞賬。

中國在海外收緊信貸的後果

FT首席國際金融記者桑曉霓:隨著中國政府對本國銀行全面施加壓力,中資銀行收緊國內外的信貸。對全球某些國家來說,後果將是痛苦的。

分析:陳元繼任者的挑戰

即將卸任的陳元,在帶領國開行成爲一家更加商業化、較少依賴政府支持的銀行的道路上,只前進了有限的一程。填補陳元留下的空白,其繼任者胡懷邦還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

分析:平安買家之謎

滙豐出售所持中國平安94億美元股份的計劃可能會泡湯。即便按照難以捉摸的中國商業交易標準衡量,其中的波折也顯得過於複雜了。

國開行
新的放貸方式

在開發性融資領域,中國正在尋求達成的雙邊交易,要比它尋求通過任何國際性銀行達成的交易多得多。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在破壞既有秩序。

國開行
陳元:中國國開行的當家人

陳元是使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成爲中國實力最雄厚的金融機構的功臣,但他在執掌國開行期間只取得了部分的成功:國開行變得強大,但並不獨立。

國開行
國開行:全球融資的「金主」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除爲本土大型基建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以外,還支持國內龍頭企業「走出去」,爲世界各地衆多領域的項目提供融資。

國開行的重慶賬本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靠投資拉動經濟的模式受到質疑,以國家開發銀行爲代表的基礎建設主要融資者的未來債務風險受到關注。

巴西
國開行的雄心

在陳元的領導下,國開行已從三峽大壩等國家建設項目的「存錢罐」,變身爲全球最強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在貸款發放上,商業考量往往退居次席。

王益
不識譜的「中國莫扎特」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原副行長王益在因涉嫌腐敗被捕前曾以一曲《神州頌》被譽爲「中國莫扎特」。據悉,許多在藝術方面既無資歷又無稟賦的高官,在中國藝術領域擁有非同尋常的影響力。

國開行
國開行:半途而廢的商業化轉型

金融危機令國開行擯棄了效仿西方金融機構的念頭,轉而回歸其作爲一家國有政策性銀行的職能:資助中國企業的國際擴張,以及幫助中國獲取海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