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債務危機

希臘
犧牲希臘將得不償失

雅典經濟與商業大學教授帕古托拉斯:脫離歐元區是希臘面臨的最大威脅,解決希臘困境的辦法只能是推動希臘經濟實現成長,如果歐洲方面決定割捨希臘,將引發歐元區解體的風險。

FT社評:歐洲的開源與節流

要說歐元區經濟的嚴冬已經回暖,那只是個假象。緊縮論調大行其道,短期陣痛還將持續。但歐洲不僅僅需要縮緊褲腰帶,更需要刺激成長,提振需求。

歐元區
Lex專欄:紓困基金並非越大越好

若歐洲政策制定者把兩隻紓困基金結合起來,將擁有近1兆歐元來應對今後的危機。但各國做出的資金承諾也要因此翻番,這在政治上不可行,還會令經濟體雪上加霜。

歐元區
短線觀點:歐元「中國造」

應該給歐元蓋一個戳,印上「中國製造」。只要中國繼續外匯儲備多元化進程,就註定會爲歐元保值。但若中國成功向內需經濟轉型,那麼歐元前景就不那麼看好。

歐元區
Lex專欄:歐洲不必乞求中國

歐元區應着眼於自救,不必對中國卑躬屈膝。目前來說,如果中國想購買流動性強的主權債券,必然還是會購買美國國債或歐元債券,儘管它們的可靠性已經降低。

義大利
Lex專欄:義大利從鬧劇轉爲正劇

羅馬方面傳來了好訊息:眼下管理義大利的人比較靠譜。蒙蒂開局不錯,退休金改革已到位,又著手解決經濟僵化難題。但義大利最需要的,還是真實的經濟成長。

法國
FT社評:法國評級下調影響有限

標普下調法國信用評級,對評級一向頂禮膜拜的薩科奇肯定要「失分」。但除此之外此舉影響有限。法國的公共財政已得到控制,評級下調未必會增加借債成本。

歐元區
FT社評:別讓拯救歐元行動變得醜陋

鑑於讓歐洲央行提供長期貸款,指望銀行用這些錢購買主權債券的計劃不太可能奏效,迫使銀行向各國放貸的措施可能不久就會浮現,這將是一種醜陋做法。

歐元區
FT社評:英國的兩難境地

英國政府一方面努力維持在布魯塞爾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又儘量與歐盟的某些標誌性計劃保持距離。在處理歐元區危機時,這種政策讓英國陷入兩難境地。

歐元區
FT社評:歐洲央行的「爲」與「不爲」

新任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宣佈一系列措施,爲歐洲銀行業雪中送炭,但同時明確表示,歐洲的主權政府將不會獲得這樣的幫助。他把重建歐元區的重任留給了成員國。

義大利
Lex專欄:義大利的漫漫征途

開徵房產稅、打擊逃稅、改革退休金體系、對奢侈品徵稅——蒙蒂的緊縮方案似乎涵蓋了義大利能採取的一切措施。然後,義大利更需要的是成長,而不是緊縮。

義大利
FT社評:拯救義大利

新任總理蒙蒂的緊縮方案包括在2012至2014年間進行300億歐元的增稅和支出削減,他應該更大膽一些。貝魯斯柯尼縱情揮霍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歐元區
FT社評:歐元區國家須作更多讓步

本週歐洲央行的表態爲解決歐債危機帶來了一些希望。然而歐元區國家必須做出更大妥協,消除在德拉吉提議的新財政契約上的重大分歧。

胡祖六:歐債危機是中國的機會

前高盛大中華區主席、投資人胡祖六認爲,救歐洲並不是無償援助。如果援救方案設計得當,中國完全可以名利雙收,再次向世界輸出軟實力。

索羅斯
歐洲必須儘快停止「債券擠兌」

喬治•索羅斯:歐洲面臨一場債券擠兌,原本被視作無風險的政府債券已變成風險最大的資產。短期的辦法,是對財政良好的政府發行的債務強制設定收益率上限,如5%。

歐元區
中國援歐的兩難選擇

援救歐洲有益於中國外貿環境和外匯儲備多元化,但北京在決定是否出資時不得不考慮民意。在大多數中國人享受不到有質量的醫療和養老保障時,他們對幫助歐洲富人們缺乏熱情。

歐元區
FT社評:歐洲修憲恐造成更多分歧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建立政治聯盟可以幫助歐洲走出艱難時刻。如果她是在要求全面修改歐洲憲法,那有可能在歐洲再也承受不起任何分歧之際造成更多不和。

金融業「範式轉換」可期

FT專欄作家吉蓮•邰蒂:大多數西方主權債券不再是零風險,隨著歐元區危機蔓延,出現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監管機構和中央銀行是否也快要迎來範式轉換。

歐元區
FT社評:歐洲需要領導人,而非經理人

無論是希臘還是義大利,選民都與政治階層隔閡極深,似乎只有技術官僚才能實施必需的痛苦改革。但技術官僚們要成功,必須要靠真正的領導力,僅有管理能力還不夠。

歐元區
FT社評:歐元區不能再作小氣鬼

歐元區各國領導人已發誓要捍衛歐元。他們不能只是大談特談這一目標,他們還必須讓各國拿出真金白銀,去構建遏止危機的機制。

歐元區
Lex專欄:拯救歐元的關鍵週末

本週末,全世界目光都會集中在布魯塞爾身上。如果歐盟峯會只是將主權借款成本削去幾個基點,而拿不出一套拯救歐元的計劃,那歐洲人就再次錯過了一個關鍵節點。

義大利
FT社評:貝魯斯柯尼,說再見吧

貝魯斯柯尼將再度面對議會的信任投票。他的冒險讓義大利陷入了政治僵局,不僅損害了義大利的財政狀況,還威脅到了歐元區的生存。要想拯救歐洲,義大利必先自救。

央行
FT社評:央行行長們行動起來!

英國即將出臺750億英鎊的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歐洲央行也已採取一系列措施援助困境中的銀行。這強過無所作爲,但它們還應做得更多。

銀行業
FT社評:法國銀行業「大考時刻」

穆迪下調了法國兩家銀行的信用評級,但問題根源不在於法國銀行業對希臘債務的風險敞口高於歐洲平均水準,而在於市場不相信歐洲領導人有阻止希臘違約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