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輪峯會過後的市場上漲,甚至比平日更爲「短命」。儘管發生了英國退出的鬧劇,但在歐盟(European Union) 26個成員國原則上達成一項協議,決定對各國財政主權實施更加嚴格的限制之後,市場上週五一度大漲。然而好景不長,本週股市和債市紛紛下挫,而這種除英國以外的政治團結也悄然解體。
有兩個問題迅速明朗起來:一是據稱達成一致的協議細節模糊不清,二是無論人們以爲可能在哪些問題上達成了一致,都無法毫無阻力地在各成員國得到落實。一些非歐元區國家正漸行漸遠。德國央行(Bundesbank)已經對將央行資金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注入歐元區外圍國家的想法表達出不滿,而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現在則堅持尋求議會的支持。
對於是否要抱有成功的希望,觀察人士應該感到矛盾。上述協議的輪廓不夠清晰,但其核心條款——在國際法效力下,將國家的部分預算權力交給歐盟——將無法解決這樣一場危機,因爲這場危機仍舊是針對主權債務進行的自我實現式的一種擠兌,而不是無可置疑的喪失償付能力。如果該條約爲制裁經濟違規增添了任何新的內容,而在這種制裁已經寫進歐盟法律的情況下采取額外的嚴厲舉措,後果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您已閱讀52%(511字),剩餘48%(4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