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寧均文章檔案

《醬園弄•懸案》:妥協、過載與兩頭落空

魏寧均:陳可辛深知如何描繪在時代、文化、命運等張力之下的「夾縫人」角色,可在《醬園弄》中,他的抱負卻在多重角力和妥協中被消解。
1天前

電影
《醬園弄•懸案》:妥協、過載與兩頭落空

魏寧均:陳可辛深知如何描繪在時代、文化、命運等張力之下的「夾縫人」角色,可在《醬園弄》中,他的抱負卻在多重角力和妥協中被消解。
1天前

「超級經濟艙」:不可預測的身體,不可控制的藝術

魏寧均:安娜•烏登伯格的這場展覽體現了精心編排與混亂自由之間的張力,它突顯了這個時代的不可控性:最有影響力的時刻,也往往是最無法預見的時刻。
6月20日

電影
《編號17》:奉俊昊的才華成了被種在淮北的橘子

魏寧均:儘管好萊塢準備了最好的資源,但抽離了本土語境的奉俊昊,只能爲了照顧「最大公約數」去縫合那些看似讓歐美觀衆受用的橋段。
3月27日

奧斯卡「大象轉身」

魏寧均:一個奧斯卡的「小年」,卻成就了戛納影片在奧斯卡的「大年」。當肖恩•貝克手握小金人高呼:「獨立電影萬歲」,這一呼喊也回應了奧斯卡的新意趣。
3月7日

影視
《某種物質》:邪典的劇情,現實的冒險

魏寧均:選擇通過一部驚悚影片打造自己演藝事業的高光時刻,黛咪•摩爾想證明,「令人生畏」是一場嚴肅的冒險。
2024年11月15日

影視
《思想驗證區域》:一場綜藝中的價值交鋒與生存遊戲

魏寧均:這檔以價值理念和競技生存爲主題的真人秀,引人省思人性的複雜。而節目自身也像一場實驗,探索著一部綜藝所能觸達的議題邊界。
2024年10月25日

對話路易威登調香大師Jacques Cavallier-Belletrud:我是傳遞情感的信使

從業逾四十載的Jacques Cavallier-Belletrud表示,調香師的工作不僅需要呈現原料之美和文化的豐富性,也要通過氣味去喚醒人們「久違」與「未知」的情感。
2024年10月11日

勞倫斯•韋納:言下之意

魏寧均:勞倫斯•韋納的「語言雕塑」並不只是那些印在不同材料上的文字,它也和觀看者的凝視,以及由此而發的浮想聯翩息息相關。
2024年8月23日

影視
皮克斯的「續作時間」

魏寧均:影視IP的成長需要創作者的勇氣,這意味著要讓新的人物關係、矛盾和主題同時接受新老觀衆的審視,多數創作者並不願面對這一挑戰。
2024年7月26日

電影
《狗陣》:被稀釋的風情畫

魏寧均:在這個講述「失落感」的故事中,黑狗、淪落人和邊緣的小鎮原本可以更緊密地巢狀,但對於存在感的找尋與沉思,最終卻被「極簡」的劇本所消解。
2024年7月4日

花卉靜物三百年:在「花花世界」中看見時間的棱角

魏寧均:花卉靜物作品長期在藝術價值體系中遭遇「偏見」,但三百年來,這類創作卻以更爲細膩的方式記錄著世事的變遷。
2024年6月6日

電影
「新」作者電影探路:拒絕「正確」

魏寧均:在日益苛刻且強勢的輿論環境中,電影導演需要面對重塑「作者性」的考驗:即無視觀衆評判,並鍛鍊與之相悖的勇氣,以此讓創作重新迴歸私人敘事。
2024年3月27日

第96屆奧斯卡:電影「大年」的冷與熱

魏寧均:熬過漫漫罷工潮、面對尖銳的文化衝突與深刻的產業變局,一個電影頒獎禮正在努力重振自身的影響力。
2024年3月11日

電影
當春節檔變成「概念股」:一場妥協的遊戲

魏寧均:面對藝術性與觀衆緣的殘酷博弈,春節檔已經不再僅僅是販售電影,而是爲爭取「最大公約數」而定製的一整套體驗式消費。
2024年2月19日

喜劇
從「癢感」到「爽感」:今天的觀衆在爲什麼喜劇買單?

魏寧均:《年會不能停》的熱賣和「馮氏喜劇」的遇冷,不僅反映了中國喜劇力量的新舊迭代,也揭示出人們對「慾望」感知的變遷。
2024年1月18日

電影
涉過憤怒的海:「無因」與「荒誕」

魏寧均:影片是一個基於復仇故事的現代生活啓示錄,而其骨骼像是一部不願循規蹈矩的B級片,相比曹保平曾經的創作路徑,它稱得上是一次耍狠的劇作實驗。
2023年12月4日

電影
A24是否提供了身份政治電影的新解法?

魏寧均:從《瞬息全宇宙》到《過往人生》,少數族裔的「銀幕代表」,能否全面體現這個羣體真實的處境和麪貌?
2023年11月27日

藝術
上海藝術季:「藝術時間」還是「交易時間」?

魏寧均:對於藝術生態而言,藝博會能否帶來「買進」和「賣出」之外的價值?在不同的語境和人羣中,「全球藝場」是否可以產生更多元的意義?
2023年11月16日

影視
《威尼斯驚魂夜》:阿加莎的經典遇到錯誤的改編配方

魏寧均:肯尼斯•布拉納希望延續他重塑大偵探波洛的抱負,但事實證明,觸碰某些帶有光環的經典是危險的,哪怕光譜偏轉一度便會遭到質疑。
2023年10月19日

電影
《歐本海默》與其同儕:當代電影的「響」與「不響」

魏寧均:選擇緘默的,擺動了命運的鐘擺;狂熱躁動的,卻無以爲繼。這種「響」與「不響」,同樣存在於《歐本海默》所紮根的電影行業中。
2023年8月24日

藝術
「大師展」遍地開花,下一步在哪裏?

魏寧均:藝術「大師展」在中國時下的繁榮,並不意味著孕育大師的生態已然完備,當「大師展」不再成爲一個名片,或許纔是成熟的開始。
2023年7月27日

樂尚街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狂歡」之後

魏寧均:全球停擺之際,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風景獨好。上海兩個藝博會銷售火熱。疫情將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加倍放大。
2020年11月19日

樂尚街
劉小東紐約個展:中國藝術家的全球敘事

魏寧均:因疫情滯留紐約的劉小東描繪封鎖中的紐約城。該展覽延續了劉小東不變的社會視角,發掘異域的社會痛點。
2020年8月6日

樂尚街
草間彌生展:當代藝術遭遇資本和IP商機

魏寧均:擁有獨特、立體創作架構的草間彌生在公衆眼中卻變得扁平。藝術機構辦展,對藝術是促進還是隻是消費?
2019年4月11日

樂尚街
影像上海:從攝影藝術到當代藝術

魏寧均:傳統攝影作品比重減少,含「當代」基因的作品增多。「影像上海」試圖引領影像作品的定義及迭代。
2018年9月28日

樂尚街
藝術新藏家入門的九個建議

魏寧均:藝術品市場光怪陸離,但還是有些小技巧讓你在第一次收藏後不會後悔。
2018年6月14日

樂尚街
律師事務所推動的藝術中心

魏寧均:公司、財團推動建立的私人美術館在中國方興未艾。但私人美術館健康、可持續的運營方式還需要探索。
2018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