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影像上海:從攝影藝術到當代藝術

魏寧均:傳統攝影作品比重減少,含「當代」基因的作品增多。「影像上海」試圖引領影像作品的定義及迭代。

9月20日,被大雨覆蓋的上海依然悶熱,惡劣的天氣擋不住人們前往正向藏家與媒體提前開放的2018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Shanghai 2018)的腳步,而作爲主展廳的前蘇聯式中心塔樓也在這水氣中多了些腔調。

攝影藝術市場的起落

自2014年開始,由世界攝影組織(World Photography Organisation)舉辦的「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逐漸擴大規模,成爲中國甚至整個亞太地區最大的國際攝影藝術博覽會。面對中國穩步擴大的藏家羣體與藝術市場,以及民衆日益上升的對於藝術的渴求,藝術博覽會已經成爲最高效的雲集國內外藝術機構與優秀藝術作品的平臺,也可以通過這一直接的管道讓藏家與賣家溝通,在短時間內推動藝術市場的成交量,打破畫廊「白盒子」的空間限制。

您已閱讀9%(337字),剩餘91%(32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