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社評文章檔案

FT社評:不要讓匯率戰轉爲貿易戰

各國應當加大壓力,協調行動,要求中國實現人民幣漸進但有意義的升值,但要同時注意,避免讓「匯率戰爭」升級爲一場全面的貿易戰爭。
2010年10月11日

重工業
FT社評:中國淘汰落後產能應注重實效

中國每單位產出所消耗的能源比德國或日本高出近6倍,浪費驚人。跡象顯示,中國政府擬再次推動本國工業提高能效。這本身是可喜的,但問題在於實施。
2010年8月10日

軍售
中國在軍售問題上不應反應過度

FT社評:在美國對臺軍售問題上,北京應竭力剋制,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引發貿易戰的舉動,否則不但將危害世界,更會危害作爲世界最大製造品出口國的中國。
2010年2月2日

俄鋁
FT社評:俄鋁有風險,買入須謹慎

俄羅斯鋁業招股說明書中詳盡列出了與俄羅斯及俄羅斯寡頭打交道的種種風險,即使是對克里姆林宮批評最嚴厲的評論家也很難寫得更好了。
2010年1月5日

社評:亞洲匯率合作關鍵在中國

亞洲在區域間合作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但只要中國政府認爲操控匯率對自己更爲有利,進行區域間匯率合作的努力就會失去最關鍵的支持。
2009年10月28日

IMF
應該重新分配IMF配額

我們應該重新分配國家配額,歐盟必須統一政策,以較少投票權和理事席位,鞏固代表權。如果美國可以只有一名理事,歐洲也可以只有不到3名理事。
2009年9月29日

不要指責市場 要指責領導人

FT社評:出現這場金融危機,不是市場的失敗,而是領導人制定經濟政策的失敗。那些爲資本主義敲喪鐘的人是錯的。那麼,誰應該爲這一失敗負責呢?
2009年3月11日

如何拯救全球資本主義

FT社評:本輪經濟危機的後果嚴峻,足以重塑整個時代。全球資本主義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4月份20國集團峯會的成功,以及各國政府努力的成功程度。
2009年3月10日

中國應亮出「經濟刺激牌」

在本輪經濟滑坡中,中國處於相對令人羨慕的地位。對中國來說,當前的正確政策——推動國內支出以彌補出口下降,在未來也將是正確的:從此提高消費在國民產出中所佔的份額。這將不僅僅造福於中國人民,也將造福於世界。
2009年3月6日

美中應增強軍方對話

如何應對中國崛起,是當今世介面對的最大挑戰。美中恢復軍方高層對話,是一件非常令人歡迎之事。美中軍事實力之間的差距將會縮小,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衝突是可以避免的。
2009年3月5日

歐巴馬預算有問題

歐巴馬政府昨日出爐的預算草案顯示,美國新總統對於醫療改革是認真的,並指望富人承擔開銷。然而,歐巴馬計劃的融資方法和時機令人質疑。
2009年2月27日

歐盟也要「同舟共濟」

柏林峯會標誌歐盟領導人終於下定決心,共度難關。儘管進程緩慢,困難重重,但他們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方向。現在,他們必須保持隊形,加速前進。
2009年2月25日

臺灣大陸和則兩利

臺灣去年第四季度GDP的萎縮幅度高得令人震驚,爲了安然度過目前的經濟寒冬,臺灣如果加快與中國大陸的經濟一體化,開放兩岸資金、物資和人員往來,這將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2009年2月23日

銀行獎金該怎麼發

英國政府利用自己作爲蘇格蘭皇家銀行主要股東的地位,大幅降低了該行的現金獎勵,只支付合同承諾的最低額,但同時獎勵隨時可能離開的明星員工,不失爲明智之舉。
2009年2月18日

FT社評:儲蓄大國須向IMF伸出援手

許多國家面臨鉅額赤字,而IMF卻力不從心。中國等盈餘國家應向其注資,以獲得更大投票權。
2009年2月12日

歐巴馬新政再失良機

在前任啓動金融紓困計劃多次失誤後,歐巴馬政府只有一個機會展示自己有所不同。不幸的是,昨日出臺的方案仍有重大缺陷。
2009年2月10日

對中國-剛果交易樂觀其成

中國與剛果達成的礦物換基礎設施交易,至少在紙面上是有望造福剛果的。如果說實際上沒有做到這一點,那要歸因於剛果與西方關係的遺留問題。
2009年2月10日

北韓如意算盤

北韓正計劃試射一枚飛彈,射程可達美國西海岸。這不是北韓首次嘗試通過釋放軍事煙火來贏得世界的關注:2006年10月,北韓試爆了一枚核彈,目的是吸引美國政府的注意,藉此換取在食品、資金及外交方面的讓步。現在亦是如此。
2009年2月8日

歐巴馬如何重組美國金融

如今,歐巴馬必須改變整場遊戲規則,才能成功地重組美國金融體系。歐巴馬必須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清理繼承的糟糕局面。那麼,他具體應該如何做呢?
2009年2月8日

反對保護主義

要救濟別人,先得救濟自己,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亦是如此。當前不斷警告保護主義之危害的各國領導人們或許應該首先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爲。
2009年2月5日

中國:審慎背後的邏輯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接受FT專訪時表示,在已宣佈的4兆人民幣財政刺激方案之外,可能需要採取進一步的新措施,他是當真的。北京願意全面提振消費者支出和公共工程投資。
2009年2月3日

必須儘快結束全球經濟危機

FT社評:今年達佛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主題,是構建危機後的世界。其實,各國政府必須增強政治意願,協同行動,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才能走出這場全球經濟危機。
2009年1月28日

只有消費才能救亞洲

FT社評:亞洲經濟體不能只是等待危機過去。這一次,亞洲將通過支出而得到自救,尤其是在中國,政府必須履行醫療服務方面的承諾,以減弱人們爲應對天災人禍而儲蓄的動機。
2009年1月22日

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

歐巴馬在上任伊始,享有美國乃至整個文明世界的巨大善意。歐巴馬再次明確表示,將尋求與其它國家合作。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對美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新的開始。美國的朋友也必須抓住這一時機。
2009年1月22日

人人生而平等

FT社評:歐巴馬就任美國第44任總統,對美國和全世界而言,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時刻。歐巴馬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人,具備一名偉大總統所需要的素質。更重要的是,歐巴馬證明了一條美國的重要準則:人人生而平等。
2009年1月20日

別了,布希!

喬治•W•布希當年依靠微弱多數入主白宮,但在任內表現傲慢,極度無能,犯下許多糟糕錯誤。他在今日卸任,將令美國乃至全球如釋重負。
2009年1月19日

中國須重新平衡經濟

近年中國經濟對歐美消費狂熱變得過於依賴,而中國居民的個人消費佔GDP的比重,卻一直呈結構性的衰退。除非中國改善公共服務,讓人民敢於花錢消費,否則中國難以維持高速的經濟成長。
2009年1月15日

二十國集團應多辦實事

將中印等大型新興市場納入全球決策過程,原則上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但要想使其有效,就需要可信度,而可信度是需要通過「辦實事」而逐漸建立起來的。
2008年12月31日

爲何必須捍衛自由市場?

2008年令人感到震驚的,不是發現市場並不總是有效的,真正令人震驚的,是「有序多元化」的失靈。各國政府應該抵制對市場進行干預的誘惑,因爲沒有理由相信,市場的基本機制會在金融行業之外的行業失效。
2008年12月29日

爲市場經濟辯護

對金融體系的清理早該進行,但我們必須記住更深刻的真理:人性弱點決定了監管總會失靈。我們還知道,金融市場固然會失靈,但它們仍是不可或缺的。
2008年12月29日

社評:中國須走好匯率鋼絲繩

若中國出口減速太劇烈,便可能引發國內不穩定,但人民幣大幅貶值也會導致美元崩盤。願中國領導人審慎把握,因世界承受不起一場中國特色的貿易戰爭。
2008年12月7日

社評:和爲貴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下,中國必須付出更大努力來保持盟友。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僅因爲法國總統薩科吉將會晤達賴喇嘛而退出開幕在即的歐中峯會,此舉並不明智。
2008年11月27日

中國軍力應透明

原則上,中國作爲國際社會重要成員,發展一支擁有航母的現代化軍事力量無可厚非。但是,北京在打造軍力的同時,有責任不使他人感到驚慌。
2008年11月21日

告別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

FT社評:日本、德國和中國經濟有何共同點?它們都依賴出口,而國內消費者不願消費,可這並未讓它們免受信貸蕭條衝擊。要強化經濟,這些國家必須鼓勵國民消費。
2008年11月18日

告別出口導向的經濟成長

Shifting away from export-led growth
2008年11月18日

西藏的轉折點

全球流亡藏人代表本週在印度開會,討論西藏運動下一步的去向。這次會議值得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爲達賴喇嘛旨在讓西藏獲得「真正自治」的努力,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
2008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