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溫家寶本週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上述兩種對於中國的看法均有所體現——但後一種看法更能反映中國政府目前的心態。西方也許視中國爲成長源泉,但北京方面傾向於保持守勢:其壓倒一切的首要關注是,確保經濟成長的大幅下滑不致引發威及政權的動盪局面。中國的所有政策,幾乎都能追溯到這種「原始恐懼」。
因此,當溫家寶表示,在已宣佈的4兆人民幣財政刺激方案之外,可能需要採取「進一步的新措施」時,他是當真的。中南海的計劃是非此即彼的:要麼是快速成長,要麼是政治動亂。中國政府願意全面提振消費者支出和公共工程投資。
但如此艱鉅的國內任務,可能會使中國領導人無力顧及外部議程。溫家寶淡化了有關中國將拿出2兆美元外匯儲備的相當大一部分、承諾提供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說法。對於中國政府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在哥本哈根接受「量化」減排指標的期望,他也予以降溫。
您已閱讀56%(374字),剩餘44%(2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