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式」穩中有變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錚:作爲中國現行政治體制下陣容最複雜最龐大的舞臺,「兩會」因爲集中了中國各階層、各領域決策參與者的聲音,而成爲中國政策走向的風向標。

政協開幕會上,賈慶林在其報告開篇即稱2008爲「很不尋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接下來的「工作回顧」中,抗震救災和北京奧運都被特意提出作爲單獨段落出現。賈慶林報告突出兩個兩個「穩」字。一是經濟:「著力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二是社會:「著力促進民生改善與社會和諧穩定」。

雖然與去年相比,中國經濟的溫度已是「冰火兩重天」,但中國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仍然與去年有不少重合,「兩會」之前網上統計的十大議題中,反腐倡廉依然位列榜首,連溫家寶都對此坦言感到喫驚。從政府到百姓的核心關切仍集中於與人民生活緊密相關的經濟成長、社會穩定等「民生」話題。

政協、人大的兩場首場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趙啓正和李肇星分別就法國拍賣圓明園鼠首兔首、中國軍費等問題慷慨陳詞。這恐怕不僅僅是一種民族感情的宣洩,更顯示出中國領導人面對西方世界深陷金融危機而愈發自信。

您已閱讀21%(363字),剩餘79%(133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