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需擔心經濟下滑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張斌:中國無需擔心經濟在短期內非常嚴重地下滑,因爲這種下滑有利於調整中國的經濟結構。但如果採取過多措施刺激出口和投資的成長,中國經濟將重新回到原來的難以持續的成長軌道上。

次級貸款危機正在向實體經濟蔓延。美國、歐盟、日本的實體經濟持續衰退,比發達國家更脆弱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能否抵擋資本抽逃和外需減緩則是更大的問號。現在,中國面對的外部環境比當初東南亞金融危機更加兇險。

出口和投資是中國經濟成長的支柱,現在已經面臨非常顯著地下滑。數量衆多的出口加工廠倒閉和隨之而來工人失業已經取代了先前的「民工荒」,沒有房地產商再把房子捂在手裏,新房已經成了燙手山芋,現金爲王纔是硬道理。商業銀行也開始惜貸,連信譽卓著的跨國公司也很難再像以前那樣輕易地從銀行獲得貸款。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很短的時間裏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出口和投資的過度下滑,避免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雖然中國經濟前三個季度累計GDP成長率仍然高出過去三十年平均水準的9.9%,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嚴峻內外環境下,提早行動不失爲未雨綢繆。問題在於,中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政策措施未雨綢繆?

您已閱讀30%(376字),剩餘70%(8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