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貨幣,孰勝?
由於貨幣政策反應迅敏,覆蓋面廣,通常被視爲抵禦經濟下滑的第一道防線。然而相對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關鍵優勢在於它能更迅速地提振經濟活動——這一點在經濟狀況急速惡化的時候尤其重要。及時有效的財政刺激措施,能在短期內爲經濟活動提供比貨幣政策更大力度的動力。
目前來看,中國政府似乎正在遵循上述政策路徑。今年9月初以來,中國人民銀行連續三次調低基準利率,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就在本週早些時候,人民銀行宣佈將取消對銀行貸款額度的限制——這是2008年上半年用以約束銀行信貸的關鍵政策工具。2009年,我預期至少有4次每次超過27個基點的利率下調和數次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在當前全球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已經出現實質性放緩,但迄今爲止中國的財政政策仍然不夠積極;預期擴張性財政措施將在2009年政府提升經濟成長中扮演一個主導性的角色。
假如歷史可以爲鑑
本月最後一週,中國將舉行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後政府便有望正式採取「積極財政政策」。上一次中國運用積極財政政策是在十年前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這一政策一直延續至2002年。
您已閱讀18%(461字),剩餘82%(20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