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保護主義

要救濟別人,先得救濟自己,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亦是如此。當前不斷警告保護主義之危害的各國領導人們或許應該首先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爲。

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稱,經濟刺激方案中增加的「購買美國貨」條款不應該傳遞出保護主義的訊息。但他事隔兩週才就此表態。而且他在競選期間對待經濟民族主義息事寧人的態度也沒有什麼幫助。

印度貿易部長卡邁勒•納特(Kamal Nath)指責富裕國家的補貼和關稅不公平。但去年11月,印度總理在華盛頓20國集團會議上籤署了承諾不推行保護主義的保證書後不久,納特就大幅提升了印度的大豆關稅。無論如何,印度農業面臨的競爭主要來自其它發展中國家沒有政府補貼的農民,和不公平的貿易條例沒有絲毫關係。

英國首相高登•布朗(Gordon Brown)喜歡就金融孤立主義的危害發出警告,而且以開放的全球經濟和杜哈貿易談判的支持者自居。但是他那句臭名昭著的「把英國的工作留給英國勞工」,現在已經助長了反對外籍勞工的激進運動。而他爲了自己在國內的政治利益,將彼得•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從歐盟貿易委員會召回英國內閣,使任何有助於杜哈談判重啓的因素消失無影。

您已閱讀53%(432字),剩餘47%(3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