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所有這些後,“鎮定」的歐巴馬仍然保持了低調、喜怒不形於色的形象。憑著與生俱來的左右逢源的能力,他成爲美國第一位「鋰總統」(lithium president)。幸運的是,週二,他著手實施經濟刺激方案中的「購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條款,使人們不再懷疑他的情感和政治立場取向。
然而,貿易保護主義是需要做出熱情反應的危險病毒。事實上,歐巴馬面臨兩項極爲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挑戰,這兩項挑戰來自已經滲透進經濟刺激方案的「購買美國貨」條款,還來自財務部長蒂姆•蓋特納(Tim Geithner)在國會實證聽證會上提出的對中國「操縱匯率」的抨擊。
「只買美國貨」條款規定,獲得法案資金支持的企業,其項目必須使用美國鋼材和製造業產品,這些條款似乎很合理。假如美國有刺激經濟方案,爲什麼要讓其它國家受惠呢?一位有影響的專欄作家表示,這不是我們經濟學家所說的「與鄰爲壑」政策:美國並沒有犧牲其它國家的利益,將一定數量的世界需求轉變成自己的國內需求。毋寧說,它是這樣一個案例,當你刺激本國需求時,你的鄰國沒有受惠,但卻增加了世界需求:鄰國應當令其各自經濟體再通膨。從而,這種由美國實施的貿易保護主義由此將刺激他國,催生它們各自的經濟刺激方案。
您已閱讀31%(520字),剩餘69%(11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