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開始開倒車

FT專欄作家吉狄恩•拉赫曼:達佛斯年度論壇是全球化的盛會,但今年卻不得不正視「去全球化」的新現象。全球金融危機表明,各國政客似乎無力阻止保護主義抬頭。

在過去10年,達沃斯論壇匯聚了大企業家、金融高階主管和政府領袖,共同推進和慶祝全球經濟一體化。無論他們有什麼商業上的競爭或政治上的分歧,出席達佛斯的代表們一致認爲,只有進一步推動國際貿易和投資——簡而言之,就是全球化——纔是實現和平與繁榮的正途。

但今年,該論壇不得不面對一種新的現象——去全球化。達佛斯人創造的世界正開始倒退。國際貿易和投資不斷下滑,保護主義壁壘有所抬頭。經濟日漸萎縮,失業率逐步攀升。

去全球化的徵兆隨處可見。上週的報告顯示,2008年12月份全球航空貨運量較2007年同期下降22.6%。泰國總理阿披實•維乍集瓦(Abhisit Vejjajiva)在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前往泰國的遊客人數同比下降約20%,與國際旅遊普遍下降的趨勢相符(且排除了曼谷機場暫時關閉的影響)。在美國和歐洲,各國政府正忙於出手救市,紓困對象不僅僅是銀行,還包括汽車製造商。但是,正如歐盟(EU)長期以來所承認的那樣,爲本國大型工業企業提供「國家援助」是保護主義的一種形式。

您已閱讀25%(431字),剩餘75%(12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