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僅僅因爲鮑爾森近幾個月不順利,並不意味著中國就在正軌上。周小川敦促美國提高儲蓄率是不對的。美國消費者正在全線撤退;若這種撤退變成潰敗,中國的工廠將是第一批遭殃的受害者。這裏不妨套用聖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的祈禱詞:「給我們全球平衡調整——但現在不是時候。」
如果說美國消費過度,那麼中國的問題恰好相反。中國的儲蓄率接近國民生產毛額60%,而中國的中心政策就是生產廉價產品,同時藉助信貸把這些產品銷售到美國。這種格局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中國公民理應在更大程度上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意味著提高消費,減少儲蓄。以基本建設爲主體的中國財政刺激方案,不太可能起到幫助作用。中國應當向本國公民發放現金,並在醫療、教育和社保領域增加支出。中國公民之所以儲蓄,是因爲他們擔心沒有人會在糟糕的時期照顧自己,而糟糕的時期正在到來。
鼓勵國內消費的捷徑之一,是中國讓人民幣升值。截止今年夏天,中國一直在審慎地這麼做。這種升值現已停止,上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還出現了最大單日跌幅。對此,沒有人應當感到意外:中國在10月份就警告,可能出臺這種政策變化。但是,有如此龐大盈餘的國家採取競爭性貶值手段,肯定是不對的。就目前而言,中國的主要辯護依據是,人民幣相對於貿易加權的一籃子貨幣仍在升值。但如果美元下跌,人民幣絕不應該比美元跌得更快。
您已閱讀86%(565字),剩餘14%(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