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峯會

社評:亞洲匯率合作關鍵在中國

亞洲在區域間合作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多進展。但只要中國政府認爲操控匯率對自己更爲有利,進行區域間匯率合作的努力就會失去最關鍵的支持。

此次金融危機給世界各國領導人帶來的震撼之大,可能會令他們更加認真對待自己的承諾——在經濟事務中加強全球協作。不過,將承諾轉化爲行動遠非易事。這就使得推動區域合作取得進展變得更爲緊迫。亞洲開發銀行(ADB)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說:「東亞國家最好認真地開始匯率方面的合作。」這項主張值得聽取。

黑田東彥是在東亞峯會(East Asia summit)上發表上述言論的。此次峯會總結了一年來亞太各國在區域間跨境合作中取得的進展。其中一項功勞應記在黑田東彥自己名下:亞行股東商定,將該行的資本金擴充兩倍,至1650億美元。

另一項重要成就當屬強化「清邁倡議」(Chiang Mai Initiative)。這項協議的成員國共享一項1200億美元的多邊貨幣互換協議。配合多項雙邊貨幣互換額度,這項協議將幫助亞太各國抵禦本幣面臨的投機性衝擊,從而使該地區累積龐大的官方儲備變得不那麼必要——在12年前亞洲經濟體遭受資本外逃的沉重打擊之後,該地區決心再也不讓這一幕重演。如此一來,我們在實現全球經濟再平衡方面就多了一些勝算。

您已閱讀49%(466字),剩餘51%(4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