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赫拉查德•達內什庫文章檔案

廣告業
阿里巴巴和騰訊洽談入股WPP在華業務

據悉WPP正在洽談將其在華廣告業務少數股權出售給阿里巴巴、騰訊和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若交易成功,將有望提振WPP在華業務。
2018年7月22日

雀巢:「千禧時代」的大品牌生存樣本

在行業面臨變局之際,雀巢的命運將成爲消費品公司的一項重要考驗。分析師的疑問是,考慮到千禧一代對小衆品牌的渴望,大品牌還能不能成長?
2018年7月10日

千禧一代正在改寫品牌命運

變革之風席捲消費行業。大品牌和小品牌的地位如今顛倒了。推動這一趨勢的是千禧一代,他們有一套全新價值觀。
2018年6月20日

消費
「老字號」雅詩蘭黛如何吸引年輕人?

在傅懿德擔任CEO的九年中,雅詩蘭黛的市值成長了8倍。他的祕訣是讓年輕人成爲這個高齡品牌的顧客。
2018年4月8日

食品業
食品企業努力應對「減糖」課題

各國政府紛紛出臺糖稅等多種措施,迫使企業降低食品中的糖、鹽和脂肪含量。這些措施目前已初見成效。
2018年1月7日

廣告業巨擘守業維艱

WPP執行長蘇銘天表示,數字顛覆、維權投資者和零基預算這三大因素導致全球最大廣告集團營收成長放緩。
2017年10月9日

收購
中遠海運63億美元收購東方海外

在集裝箱航運業處境艱難之際,此舉有望締造一個更強大的亞洲競爭對手,抗衡由丹麥和瑞士競爭對手組成的聯盟。
2017年7月10日

品牌
2017全球品牌百強排行榜出爐

科技公司稱霸今年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谷歌、蘋果和微軟佔據前三甲。騰訊、阿里巴巴、中國移動躋身前20名。
2017年6月28日

安海斯-布希英博集團提高收購SABMiller報價

全球最大啤酒釀造商提高報價至790億英鎊,以化解對方一些股東的反對,他們要求在英鎊大跌後修改收購條款。
2016年7月26日

喜力
亞洲需求助推喜力業績

2016年4月20日

肉製品行業面臨岔路口

世界衛生組織的新報告無異於判了西方肉製品企業死刑,但它們也不是無計可施,一條出路是銷往中國等新興市場,另一條是推出更健康、更優質的食品。
2015年11月12日

印尼
印尼禁止便利店銷售啤酒

2015年4月12日

英國
英國對華食品出口成長12%

2015年3月23日

資生堂
魚谷雅彥:資生堂首位外部CEO

魚谷雅彥獲任資生堂執行長時,他的講話顯得有些與衆不同。魚谷雅彥聲稱,要開發所謂的「雜交模式」,將美國管理慣例標準融入日本文化。
2015年3月12日

肥胖
全球每年因肥胖「損失2兆美元」

麥肯錫最新報告顯示,肥胖給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已與軍事衝突或吸菸相當,如不抑制,15年內全球將有一半人口超重。
2014年11月20日

食品業
中國對海外食品企業「胃口大開」

今年中國掀起了收購海外食品生產企業的熱潮,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正在轉向由消費者驅動的新型經濟,同時民衆對高品質食品的需求日漸成長。
2014年6月12日

葡萄酒
中國超越法國成最大紅酒消費國

去年紅酒消費達18.65億瓶,但政府反腐行動卻令高檔干邑白蘭地銷售遭重創
2014年1月29日

奢侈品
新一輪「手袋戰爭」

愛馬仕和路威酩軒脫下手工皮手套,展開激烈決鬥。這不僅牽涉到世界上最富有、最具爭議的奢侈品大亨,也在全球第一的法國奢侈品行業引發了近十年來最強烈的震動。
2013年8月9日

旅遊
復星與安盛聯手收購Club Med

中國民企復星集團和巴黎安盛私人股本將聯手Club Med管理層,以6.8億歐元收購這家「全包式度假村」集團。Club Med目標在2015年讓中國人成爲其第二大顧客羣。
2013年5月28日

文物
兩件青銅獸首的歸家路

在佳士得拍賣行將兩件圓明園青銅獸首作爲拍品,在中國引發輿論風暴四年後,佳士得擁有者皮諾將兩件獸首歸還中國,背後有著怎樣的政治意義和商業意義?
2013年4月27日

護膚品
分析:護膚品主導亞洲美容市場

亞洲女性明顯更青睞護膚品,護膚品佔亞洲美容市場份額的63%,在美國這一比例僅爲32%。
2013年4月25日

化妝品
化妝品巨擘深入中國三線城市

中國261座三線城市總人口超過2.07億,這些城市中產階層的壯大,給化妝及美容產品企業帶來數以百萬計的潛在顧客。
2013年4月25日

歐萊雅
歐萊雅鎖定中國三線城市

公司CEO稱,兩年內中國人將成爲歐萊雅高檔化妝品最大消費羣體。他表示不擔心中國經濟放緩和反腐舉措,將繼續挺進中國中小城市,並推出新產品。
2013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