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鐸文章檔案

關稅
關稅如何影響美國通膨

吳金鐸:關稅不僅直接影響全球貿易和金融市場,也間接影響美國通膨預期,進而影響美聯準政策。如何評估美國對華關稅的通膨效應及可持續性?
3月3日

川普第一任期加徵關稅推升美國通膨了嗎?

吳金鐸:川普第一任期開啓的關稅大棒是否推升了美國通膨,以及大國情形下關稅的經濟效應如何,這些問題關係到川普2.0時期關稅威脅的可信度。
2024年12月17日

資產負債表視角看美聯準

吳金鐸:打擊通膨與防止美國經濟硬著陸,如何兼顧?美聯準怎麼辦?如何評估各種政策工具?美聯準的工具箱中,不僅只有加息抑制需求過熱。
2022年6月14日

通膨:「貝弗里奇曲線」與勞動力市場錯覺

吳金鐸:勞動力市場與通膨有什麼關係?如何在保持勞動力市場強勁下控制通膨,同時實現經濟「軟著陸」?這對中國有什麼啓示?
2022年5月30日

碳減排
如何防止碳減排中的「搭便車」?

吳金鐸:「碳中和」、「氣候中性」等承諾,大多數是軟約束。如何建立硬約束?碳邊境治理機制將改變國際貿易體系,加大發展中國家轉型成本。
2021年8月19日

碳中和
碳中和,石油美元的終結?

吳金鐸:當石油不再是「工業血液」,其金融屬性脫離商品屬性,會如何影響石油美元?碳中和加速去化石能源趨勢,將如何影響世界貨幣體系?
2021年5月26日

美元
LIBOR退出,離岸美元影響幾何?

吳金鐸:美元LIBOR定價權和交易規則制定權,名義上已從英國轉移到美國。定價權迴歸在岸爲何重要?今後離岸美元定價何去何從?
2021年3月1日

中國隱含的經濟增速是多少

吳金鐸:奧肯定律揭示了失業率背後隱藏的成長率。奧肯定律在發展中國家的適用是有條件的,差別在於各個國家的勞動力結構,吸納就業彈性也不同。
2020年8月3日

被加戲的「新基建」:初衷和歸宿

吳金鐸:疫情衝擊之下,誰來擔當穩成長大任?「新基建」能否再次成爲中國特別時期屢試不爽的穩成長主力?
2020年3月30日

區塊鏈
法定數位幣是跨國支付寶嗎?

吳金鐸:全球央行數位幣腳步越來越近。如果法定數位幣僅僅是用於擴展傳統法幣的支付功能,即通常所說的跨境支付寶,這與開放私人跨境支付相比有何優越性?
2020年1月1日

美債退出倒掛,爲何美聯準還要降息?

吳金鐸:當下被財政綁架後行爲有所扭曲的美聯準,還是那個美聯準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爲某些情況下,財政的問題,需要貨幣買單。
2019年11月7日

低利率
低利率常態化:貨幣問題還是財政問題?

吳金鐸:負利率合理之處何在?負利率政策和負國債收益率是貨幣問題還是財政問題?美國日本德國及瑞士低/負國債收益率反映什麼問題?
2019年9月9日

數位幣
Libra與監管科技:數位幣時代的變革

吳金鐸:目前數位幣還不足以撼動傳統法幣,但確實會出現法定數位幣和私人數位幣,以及傳統法幣與私人數位幣等多重貨幣競爭的格局。
2019年7月18日

都市圈
大國大都市圈:非均衡發展之路

吳金鐸:城市羣與都市圈存在交集,二者核心城市地位大不相同;都市圈核心城市一般是大都市,而城市羣大多以行政中心或省會爲核心。
2019年3月22日

展望2019:通膨去哪了?

吳金鐸:根據近期數據,2018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1%。年初市場預測2018年通膨中樞將上移到2.5%,看來並未兌現。
2019年1月28日

貨幣政策傳導管道,信用抑制還是信用創造

吳金鐸: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管道可從三方面入手;當前中國貨幣政策面臨的不僅僅是傳導管道的問題,信貸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也應當被重視。
2018年11月25日

日歐關稅互惠,中國應先解決市場經濟地位問題

吳金鐸:無論能否在WTO框架下取得市場經濟地位,中國應處理好自身問題。對過剩產能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較高階的製造業放棄價格戰。
2018年7月23日

川普的壓力測試

吳金鐸:川普的「毀約精神」,與其說是他不按理出牌的一種交易策略,還不如說是他試探各博弈方及市場反應。
2018年6月4日

中美談判:「羣鷹畢至」虛實之辯

吳金鐸:美國貿易代表團七人來華談判,誰鷹誰鴿?誰是全面鷹派,誰是對華鷹派?中美談什麼?中國需要談什麼?
2018年5月4日

中國央行新協同術?

吳金鐸:經濟成長啓動期與維持經濟成長期,央行任務大不相同;「郭+易」時代使命更多偏向金融開放,新班子仍需面對「魚和熊掌必須兼得的命題」。
2018年3月28日

央行
改革者周小川

吳金鐸:周小川接掌央行多年,央行角色發生較大變化,央行目標是什麼?帕累託改進正是周小川在中國進行漸進式改革的真實反映,改革沒有完成時。
2018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