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重啓與升級

資產負債表視角看美聯準

吳金鐸:打擊通膨與防止美國經濟硬著陸,如何兼顧?美聯準怎麼辦?如何評估各種政策工具?美聯準的工具箱中,不僅只有加息抑制需求過熱。

自非常規貨幣政策誕生以來,美聯準開始身兼「最後貸款人」和「最後做市商」雙重角色。繼量寬縮減和兩次加息之後,2022年6月1日起美聯準正式啓動本輪縮減資產負責表(以下簡稱「縮表」)。

美聯準官方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美聯準總資產8.9151兆美元,是2020年3月美聯準宣佈「無限量寬」之時的兩倍多。2022年1月美聯準發佈《貨幣政策正常化原則和計劃》,申明將先加息後收縮表,且縮表以停止到期投資的方式爲主。美聯準5月議息會議宣佈:6月開始通過逐步調整系統公開市場賬戶(SOMA)所持證券的本金支付再投資數額方式進行縮表。

具體而言,先以每月475億美元的速度進行縮表,包括美國國債300億美元和機構債務及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175億美元;3個月後,每月縮表規模擴大至950億美元,包含600億美元的國債和350億美元的MBS。按照這一計劃,2022年美聯準縮表總規模將達到5225億美元,佔美聯儲總資產的5.86%。若縮表計劃不變,2022年以後美聯準每年將縮表11400億美元,在資產負債表新增爲零的前提下,這意味著美聯準至少需要3.6年的時間才能回到疫情之前的資產負債水準。若美聯準縮表進程加快,或者將被動縮表變爲主動縮表,那麼資產負債表正常化週期將會縮短。但若美聯準加快縮表進程,或主動賣出國債等證券,在美國連續加息的背景下又會較大程度干擾國債和聯邦政府債券以及房地產抵押支持證券的供需,進而影響實體經濟融資,這將對拜登政府的系列計劃甚至期中選舉形成阻礙。如果低通膨必須以「硬著陸」或經濟衰退爲代價,美聯準應該怎麼辦?什麼情況下會觸發美聯準的看跌期權?

您已閱讀10%(684字),剩餘90%(60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