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

投資
調查:30%的Z世代人羣在大學時就開始投資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最新調查,近三分之一的Z世代人士在成年早期就開始投資,相比之下千禧一代的這一比例只有15%。

我怎樣才能不再看到什麼都生氣?

馬克斯:現代生活中有很多令人憤怒的事,這些幾乎總是瑣事。與其憤憤不平,也許我們應該從年輕人身上得到一些啓發。

在TikTok上展開的造勢有助於贏得美國大選嗎?

川普和哈里斯這兩位候選人都利用這一平臺來爭取Z世代選民,但能否奏效尚不清楚。

如何跟中國Z世代溝通氣候變化?從生活信念入手

黃瑋:中國年輕人仍需要提升氣候認知。氣候傳播要呼應Z世代整體更強的「自我提升」意願,喚起他們對改變和更好的未來的期待。

Z世代
對話Z世代創投人,發現年輕的「老」靈魂

靜楠:不同世代和Z世代們,都可以在青春的頻道里,同頻共振,邁向自己精彩的下一站,也讓我們期待與他們中的有些人分享下一段心路歷程。

軟銀投資的Z世代社群媒體破產:IRL是下一個Facebook還是騙局?

軟銀聲稱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IRL創辦人則稱自己是替罪羊,而前員工表示該平臺從一開始就存在問題。

爲Z世代整頓職場辯護

凱莉:年輕打工人對日常辛勞的抱怨招致了嘲笑,而這些嘲笑掩蓋了一個事實,即沒有任何人對這樣的生活感到滿意。

從「反種草」看網紅經濟

摩爾:告訴人們什麼不該買的「反種草」被譽爲對過度消費的挑戰和對真實的迴歸。但這只不過是網紅們爲了脫穎而出的又一種表演。

蘋果
蘋果如何俘獲美國Z世代?

蘋果憑藉其強大的生態系統將安卓用戶排斥在外,以至於年輕消費者擔心自己會因爲沒有iPhone而被社會排斥。

Z世代
Z世代希望從商學院得到什麼東西?

Z世代是否需要一些不同的東西?商學院認爲他們需要什麼?

德國「新冠一代」年輕人躺平了嗎?

張冬方:新冠疫情對18歲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影響尤其深遠。因爲疫情,他們和工作與生活上的重要機會失之交臂,從而不得不對人生重新定位。

抖音
「洋抖音」一代步入成年

TikTok曾被歐美主流社會認爲幼稚,但現在上面有不少智慧內容。一些「洋抖音」青少年已經快成年,並開始參與政治話題。

跳槽
千禧一代真的更愛跳槽嗎?

希爾:關於千禧一代和Z世代員工的跳槽傳說——以及其他許多世代成見——都經不起推敲。他們並不比前輩更善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