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本田和日產決定統合背後有鴻海的影子

鴻海瞄準了經營不善的日產,在水面下試圖參與經營。如果鴻海的計劃得以實現,本田與日產的合作有可能一切歸零。

富士康
富士康:爲了美中市場拆分供應鏈是必然的

面對美中關係日漸緊張,富士康董事長劉揚偉週三再次強調,未來手機供應鏈將走向製造區域化。

富士康:若客戶需要,有能力把生產線轉出中國

富士康表示,面對貿易戰「情勢越來越嚴峻,發展詭譎多變」,若客戶要求把生產線移出中國,他們在中國以外的生產據點有能力補位。

富士康
富士康迎來最嚴峻考驗

隨著郭臺銘開始投身競選,他所創立的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代工製造商,必須要應對美中貿易戰和業界轉向小衆產品等諸多挑戰。

郭臺銘:貿易戰將落幕,但科技戰即將開始

郭臺銘今日表示,中美兩強在競爭過程中,會分別定義科技規格與標準,未來的科技世界將是「一個世界,兩個體制」。

富士康
郭臺銘參選,富士康怎麼辦?

黃亦筠、楊卓翰、陳良榕:郭臺銘參選,勢必要和鴻海有相當程度的切割。但現在的鴻海,真的能「放下」嗎?誰能接下鴻海帝國的棒?

郭臺銘
郭臺銘宣佈參選後鴻海系股票紛紛躍升

在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宣佈將參加國民黨初選後,鴻海子公司富智康和工業富聯的股票均大幅上漲。

富士康
郭臺銘稱有意競選臺灣總統

富士康表示,郭臺銘有意退居二線,將日常運營工作交給新一代,專注於戰略方向和指導。

鴻海
鴻海投資美國的錯覺與直覺

林柏:一系列訊息讓人有種鴻海已經完成美國投資的感覺,然而鴻海規劃中的投資方案,似乎沒有想像中這麼簡單。

亞洲三大科技巨擘的合作之路

軟銀、阿里巴巴和富士康合作密切,現在它們正不約而同地給川普帶來夢寐以求的大禮:投資、就業和工廠。

鴻海
鴻海會夾在中美之間左右爲難嗎?

林柏:鴻海的難題,不是夾在中美之間進退兩難,也不是獨沽蘋果的曾經滄海難爲水,而是它做了40年的生產製造。

鴻海
Lex專欄:鴻海會是夏普的白武士嗎?

據傳夏普將剝離顯示技術業務,這是該公司最大的營收來源,也是其最大虧損源頭。臺灣的鴻海似乎會是一個靠譜的「白武士」,聯姻對雙方都有益處。

鴻海
Lex專欄:鴻海是否已經「見頂」?

鴻海精密本週發佈的業績數字相當疲弱,而最大客戶蘋果與其競爭對手關係曖昧。不過,儘管鴻海的銷售額和利潤率不太可能很快好轉,但它仍值得關注。

富士康
富士康騷亂之因

富士康太原廠最近發生的騷亂,讓這家臺灣公司再度成爲輿論關注焦點。頻發的自殺事件後,富士康曾大幅提高工資,並承諾減少加班時間,但專家認爲,該公司大陸工廠單調、沉悶、壓抑的工作性質並沒有改變,這纔是最近騷亂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

鴻海
Lex專欄:鴻海-夏普交易遠未塵埃落定

鑑於夏普股價持續下跌,如果鴻海能夠重新議定入股夏普的價格,這筆交易或許會更加划算。否則,這筆投資將給鴻海帶來重大虧損。

鴻海
Lex專欄:鴻海入股夏普划算

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商鴻海入股夏普之舉頗爲精明。簡言之,鴻海需要夏普的電視機技術。作爲蘋果產品代工生產商,鴻海目前過於依賴蘋果。

鴻海
臺灣鴻海與矽谷三大風險投資公司結盟

由於代工行業利潤率日漸微薄,鴻海與矽谷多家企業達成協議,將核心業務拓展到新的技術領域。

分析:iPod ——「中國製造」的背後

中國政府近日發起電視廣告攻勢以提升「中國製造」商品的國際形象。其中被聚焦的一款「中國製造,軟體來自矽谷」的iPod很能體現其製造業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