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一家公司的技術多麼卓越,爲蘋果(Apple)供貨也很難獲利。日本顯示設備製造商夏普(Sharp)比大多數公司更懂得這個道理。夏普擁有足以被應用在一些蘋果產品上的銦鎵鋅氧化物(Igzo)螢幕技術,即使夏普退出一些失敗的業務,這項技術應該也能夠保證夏普的存續。不過,其液晶顯示螢幕(LCD)技術似乎也要換一個新家了。9月21日,有關夏普將剝離其顯示技術業務的報導增多。顯示業務是該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但也是該公司最大的虧損項目。儘管夏普的技術更強,它還是輸給了生產成本更低的競爭對手,還因爲中國市場的競爭變得激烈而苦苦掙扎。
臺灣的鴻海是一個意向投資者。它似乎會是一個靠譜的「白武士」。作爲蘋果的大代工商——分析師估計蘋果業務佔鴻海收入的五分之二——這家臺灣裝配商已經和夏普成立了一家LCD合資公司。鴻海也不止一次表露出入股夏普的意願。
雙方聯姻有其合理之處。鴻海擁有70億美元的淨現金,可用於投資擴大生產能力,而夏普不具備這樣的資源。而鴻海也可以通過更多采用自己的配件來提高其微薄的裝配利潤率——鴻海似乎已經開始實施這一策略。上週,鴻海和同爲臺灣企業的半導體封測廠商矽品(SPIL)進行了換股,稱希望在智慧型手機等產品方面進行合作。
您已閱讀78%(513字),剩餘22%(1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