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Lex專欄:鴻海-夏普交易遠未塵埃落定

鑑於夏普股價持續下跌,如果鴻海能夠重新議定入股夏普的價格,這筆交易或許會更加划算。否則,這筆投資將給鴻海帶來重大虧損。

僅僅因爲鴻海(Hon Hai)與一家困難重重的企業的合作仍將進行下去,其股價就出現4年來的最大漲幅,這看起來真是奇怪。但昨日鴻海股價7%的漲幅可能很好地反映出投資者面對如下事實時的如釋重負:如果鴻海能重新議定入股夏普(Sharp)的價格,這筆交易或許看起來會更加划算。

今年3月,鴻海同意以每股550日元的價格收購夏普6.6%的股份。當時,該集團認爲這筆交易很划算。但身爲蘋果(Apple)產品代工商的鴻海低估了這家陷入虧損的日本電視機製造商業績下滑的程度。自這筆交易宣佈以來,夏普股價累計下跌了三分之二。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估計,如果鴻海不能重新談定這筆預計將於明年3月前通過的交易,那麼計入投資虧損後,其第二季度非營業利潤將損失約60億新臺幣。重新議定的、能夠更好地反映出夏普目前每股181日元股價的交易價格,可使鴻海第二季度淨利潤提高三分之一。

但誰也不能保證夏普已經觸底。隨著平板電視業務業績的持續惡化,夏普第一季度1380億日元的虧損比預期還要糟糕。過去3個月,這些產品的庫存週轉天數增加了4天,至104天。夏普在新發布的業績指引中提到,全年虧損將達2500億日元,而這還是以下半年業績好轉爲前提的。因此,預期虧損可能會再次上調。

您已閱讀77%(527字),剩餘23%(1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