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基

馬士基
馬士基CEO:用關稅顛覆全球貿易可能需要數十年時間

馬士基執行長柯文勝表示,想利用關稅迅速改變供應鏈是非常不現實的。

馬士基
馬士基CEO預期關稅不會產生「巨大影響」並預言貿易將會成長

馬士基宣佈2024年息稅前利潤爲65億美元,較2023年成長65%。

貿易
馬士基CEO:美國大選後貿易緊張將加劇

全球第二大集裝箱航運集團的CEO表示,中國與西方出口成長差距的擴大可能會導致敵對行動增多。

航運
馬士基:聖誕貨運高峯可能加深供應鏈危機

這家集裝箱航運集團一個多月內第二次上調了財務指引。

事故
巴爾的摩公路橋遭集裝箱船撞擊後坍塌

一艘集裝箱船在美國巴爾的摩港口撞上公路橋,橋樑坍塌,至少7人落水,救援行動正在進行中。

航運
Lex專欄:紅海中斷帶給航運公司的提振或許只在一時

疫情期間的運費飆升曾迅速引發了創紀錄的新船訂單,以及對運力過剩的普遍預期。這些基本面現在並沒有改變。

航運
青年運動武裝襲擊後,航運公司避開紅海

由於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全球供應鏈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大,馬士基和赫伯羅德暫停了該線路的船運。

《全球對話》第十六期:對話馬士基集團北亞區首席代表彥辭

彥辭表示,我們確實看到全球貿易趨勢正在以新的形式改變著,但並不是完全推倒重來,也不是以削減全球貿易總量爲目的,也許應該稱之爲「再全球化」。

航運
物流集團爭相佈局中國以外亞洲地區

業內高階主管稱,他們在回應西方跨國公司減少對中國依賴度、建立替代生產線的願望。與此同時他們看好亞洲內部貿易的成長前景。

馬士基:中國經濟反彈弱於預期

馬士基執行長柯文勝還表示,與中國經濟相關的貿易量仍具有韌性,美國主導的與中國「脫鉤」幾乎沒有負面影響。

航運
馬士基警告全球貿易可能放緩

隨著西方經濟體陷入衰退,馬士基預計航運業利潤、需求和運費將會縮水。

馬士基
馬士基擬動用豐厚的利潤來整合全球供應鏈

這家航運集團將把去年12月收購的亞洲倉儲業務推向全球。

馬士基
供應鏈困境持續令馬士基再次上調利潤預測

這家集裝箱航運集團稱,運費正常化的時間將比預期的長。

馬士基老闆:全球貿易不會逆轉

馬士基執行長斯科表示,他幾乎沒有看到歐美製造商正將生產撤回國內的跡象;相反,他們正在亞洲各地尋找更多供應商。

馬士基
馬士基警告今年集裝箱貿易量可能會下降

供應鏈問題可能會抑制今年的集裝箱運輸量,但將有助於提高運價。

航運
世界兩大航運集團暫停往返俄羅斯的貨運訂單

地中海航運和馬士基週二暫停了往返俄羅斯的貨運訂單,目前制裁給本已緊張的全球供應鏈帶來了新一輪的干擾。

馬士基
馬士基加快推進淨零排放

馬士基計劃到2030年將每個集裝箱的排放量減少一半,並使用更環保的燃料運輸四分之一的海運貨物。

併購
Lex專欄:強者恆強

馬士基收購LF Logistics的交易,不僅會讓這家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獲得一個補充性收入來源,還會讓它變得更加強大。

併購
馬士基宣佈以36億美元收購香港利豐物流

這家丹麥集團現金充裕,正尋求超越核心的海運業務,擴充從電商到公路和航空貨運等各種業務。

物流
馬士基斥資10億美元擴大空運業務

集裝箱航運集團馬士基是全球供應鏈危機的最大贏家之一。它將收購德國航空貨運公司翼源,擴展集團空運業務。

供應鏈
馬士基高階主管:消費者需求放緩才能結束供應鏈危機

馬士基旗下碼頭營運商的CEO表示,激增的需求給疲於應對交貨的集裝箱集團、供應商和物流公司帶來壓力,形成「惡性循環」。

航運業
中國力爭成爲全球航運業「老大」

中企巨資收購航運公司和海外港口,凸顯中國在全球控制戰略資產的長期目標勝過了短期削減債務負擔的願望。

非洲
非洲港口的成長挑戰

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航運稱,目前該公司與奈及利亞的航運業務中來自中國的比例佔半數。抵達西非的集裝箱船隻中,大約60%直接來自亞洲。但基礎設施落後是非洲港口面臨的嚴峻挑戰。

班輪公司追逐巨型集裝箱船

和黃旗下英國費力克斯托港碼頭可靠泊1.55萬標箱的巨型集裝箱船,其載重量高出7年前最大船舶近一倍。這一幕表明,規模革命繼續改變著集裝箱航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