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奈及利亞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整齊有序地堆放著一排排巨大的集裝箱。一輛輛吊車懸垂上空,車身上的油漆依然如新。這一派繁忙港口的景象,正是丹麥AP穆勒-馬士基集團(AP Møller-Maersk)旗下APM碼頭公司(APM Terminals)自2006年的一筆2億美元投資所帶來的。
但就在這座碼頭外,在破舊的拉各斯區(Lagos)阿帕帕(Apapa),一輛輛卡車在門口排成了長龍。司機們抱怨說,自己已經等了四、五天,這中間喫不好也睡不好,只是爲了送來一個空集裝箱,再拉走一個滿的。
上面的兩幅畫面或許很難聯繫在一起,但它們的確源自同一種現象。那些嶄新的設備,反映出全球集裝箱碼頭營運商對西非貿易前景的信心——這些營運商包括APM碼頭公司和一家中國營運商,後者持有阿帕帕附近的Tin-Can島集裝箱碼頭公司(Tin-Can Island Container Terminal,簡稱TICT)的部分股權。一方面,全球集裝箱碼頭營運商在奈及利亞、迦納和象牙海岸投入了數億美元的資金,另一方面,服務該地區的主要航運公司也正在購買爲西非需求量身定製的新船隻。
您已閱讀28%(473字),剩餘72%(121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