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

恆大
恆大最後的命運是重組還是清盤?

恆大必須在下週一的清盤呈請聆訊之前拿出重組方案。這次聆訊將成爲決定還能從恆大債券收回多少價值的關鍵時刻。

殼牌
殼牌將把稅基轉移到英國並放棄雙重股權結構

殼牌執行長也將搬離荷蘭,荷蘭政府稱這一改革爲「不受歡迎的意外」。

餐飲業
PizzaExpress面臨被債權人接管

知情人士透露,PizzaExpress債權人可能通過與該公司的中國所有者弘毅投資進行「債轉股」交易,接管這家英國連鎖餐廳。

併購重組監管大轉彎是糾錯

蘇培科:併購重組可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但如給戴上忽悠式重組的大帽子,採取道德綁架,會讓市場人人自危。

世行未能完成節約目標

金墉雖然啓動富有爭議的重組,但由於放貸激增引發管理成本上升,世行只實現其4億美元淨節省目標的一半。

把握新一輪全球併購浪潮良機

蘇培科: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當下,跨境整合資源將異常活躍,畢竟單一市場資源和單一類型的國家經濟風險難以有效對沖,上市公司利用跨境市場進行佈局是最佳選擇。

谷歌
Lex專欄:谷歌重組的意義

谷歌設立Alphabet控股公司、使自己變成一家子公司的好處是,核心的谷歌部門將有一個更專注的管理團隊,業績可能有起色,而市場也可藉助分立的財報,終於看到據稱非常誘人的利潤率。

谷歌

李嘉誠
李嘉誠爲何此時重組商業帝國?

分析人士的理由包括收購、接班計劃、爲股東釋放價值、逃離香港等等。但對重組後的李氏帝國將有更加明晰的業務劃分,股市投資者似乎投了贊成票。

FastFT:出人意料的中信重組

中信的重組計劃相當於維珍航空買下理查•布蘭森帝國所有資產,然而對於中國上市公司來說,小股東對於這種出乎意料的舉動只能選擇接受。

破產
破產未必是件壞事

FT專欄作家凱:僅靠培養幻想無法拯救陷入衰落的企業。我們都承認生命是有限的,而認爲某個企業或工業中心也擁有自然生命週期的看法卻總難讓人接受。

歐元區
歐洲銀行業資本重組刻不容緩

荷蘭蒂爾堡大學教授貝南克、赫伊津哈:歐洲銀行業的資本重組已拖延太久。若不實施資本重組,經濟將面臨長期停滯的危險,並導致歐洲像日本那樣缺乏活力。

破產
企業家不應懷舊

FT專欄作家強森:持續、痛苦的重組是資本主義社會自我重生的方式。企業破產令人心痛,但留戀於往日的榮耀肯定更糟。我們沒有其它選擇,只能繼續向前。

杜拜
Lex專欄:杜拜與希臘的相似之處

海灣地區的道德危機正在擴大,歐洲或許亦是如此。杜拜和希臘獲得的紓困資金被收回的條款都不明確,都留出了酌情處理的餘地。

杜拜
FT社評:杜拜得救了

阿布扎比送上的100億美元讓投資者知道,杜拜是有償付能力的。但此次紓困的目的並不是拯救債權人,而是使損失以有序的方式傳遞給他們。

杜拜
Lex專欄:杜拜世界打破沉默

在沉默了6天之後,杜拜世界終於開口了。投資者現在明白了,無法依賴主權擔保這座靠山,也幾乎得不到任何法律支持以最大限度地收回投資。

杜拜
Lex專欄:雷曼之後是杜拜?

一個國家建築物的高度與狂妄之間總是存在一種神祕的歷史關聯。在杜拜修建全球最高的大廈之時,它同樣高築的債務和違約風險卻讓全球的投資者們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