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富分化

財富稅
美國億萬富翁不應對財富稅過於憤怒

加普:如今更多億萬富豪是白手起家,但這得益於他們生活在一個有助於他們取得成功的時代,因此他們理應回饋社會。

現代自由主義危機源於市場力量

明肖:任何不顧60%的家庭的制度最終都會失敗。最具諷刺意味的是:自由主義即將因爲市場力量而失敗。

收入不平等加劇或深化社會分隔

收入不平等導致城市中的社會割裂加劇。如果不小心應對,十幾二十年後,城市的貧富割裂程度將比現在嚴重得多。

精英階層何以喪失影響力?

孫滌:當下西方社會矛盾積累的一大原因,是精英階層沒有關心其他階層權益,沒有切身體驗他們的感受和痛楚。

全球化
全球化是否減少了不平等?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米拉諾維奇在《全球不平等》一書中指出,全球化使世界範圍內的收入不平等下降,但使大多數國家內部、尤其是高收入國家內部的不平等加劇。危險在於:不斷加劇的不平等似乎很難和任何真正的民主制度共同存在。

直接發錢能幫助窮人嗎?

FT專欄作家哈福德: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做了一次「破壞性試驗」,向賴比瑞亞貧民窟裏的小偷和毒販發放200美元現金,結果顯示,拿到錢的人花在喝酒或毒品上的金額平均僅爲8美元。

不平等
與FT共進午餐:托馬斯•皮凱蒂

《21世紀資本論》讓皮凱蒂成爲「搖滾明星經濟學家」。由於他呼籲增稅和加強監管,他成了左翼的寵兒,也成了右翼的敵人。有趣的是,他卻自稱「信仰資本主義」,因24年前的莫斯科之行讓他對共產主義產生了免疫力,他在思考如何在不重蹈蘇聯式災難的情況下解決不平等。

平等
不平等的真正受害者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普森:有關不平等問題的討論存在諸多盲點。不應只糾結於丈量經濟不平等的鴻溝,卻忽略了探尋弱勢羣體的身份。

達佛斯熱議貧富分化

歐美等國的「佔領」運動和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之春」讓達佛斯與會者們意識到,貧富分化和中產階級的消失,是今年最有可能造成混亂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