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美國總統預選出現的一些新特色,筆者分析曾着重指出過,公然否定全球化的經濟成果、公然背離媒體精英和專家的意見、公然挑戰「政治正確」的種種說辭,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如果說特普朗(川普)出其不意的崛起、英倫始料未及的脫歐、伊斯蘭國及其推動的層出不窮的恐怖襲擊,成爲全球性逆動的風信標的話,那麼這些徵兆背後的大趨勢——各國正謀從國際合作退縮,收縮各自所抱的「團」,迴歸到「主權國家」的「身份認定」的範圍,甚至在國內的族裔集團之間繼續分化。以美國來看,近年來種族間的裂隙和躁動重新抬頭,已令人十分不安。普選作爲民主制度的一種基本建制,實質上是「定期的合法內部政變」,將爲美國帶來改弦易轍的契機。
過去三十年的全球化經濟運作,可說成果豐碩,即使在2008年發生的金融海嘯,表現仍是可圈可點。對於中國人,全球經濟合作尤其無可置疑,整體收入猛增超過廿倍,一半以上的國民從此脫貧,都是在這樣的國際大氛圍之下才實現的。然而在西方發達經濟體,全球化的結果遠非所有的國民所樂見,甚至令多數人鬱悶、沮喪、深感擔憂,因爲在成長的經濟大餅裏他們分到的份額顯然是在萎縮。最近有人把全球化經濟成果的分配狀況繪製成一張宏觀視圖,稱作「象形圖」(見附圖),加深了人們對現狀的認知。要知道,全球合作的退卻對於目前中國經濟的趨軟下滑有雪上加霜的影響。
您已閱讀29%(557字),剩餘71%(137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