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

川普迎合了誰的訴求?

經濟學家孫滌:傳媒對川普的報導多是負面,各國政要對他也不待見。對比其支持率節節上升,這一矛盾資訊揭示了美國新趨勢:中下層白人羣體將發出更大聲音。

美國內政舉措常常引起全球的關注。美聯準加息的決定已被認可,雖然前景仍有不確定性;眼下另一個被熱議的話題,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在共和黨總統提名的角逐中猶如脫繮野馬遙遙領先,卻是廣不接受,被認爲是匪夷所思。從傳媒世界的報導反應,對川普的做派評論多是負面,甚至鄙夷不屑,而各國的政要,對川普的當選前景都不待見,或許普丁是個例外。這同川普的支持率在節節上升,至少堅挺,顯然是矛盾而極不協調。

如何來吞嚥並消化這個事實的齟齬,值得我們思索。媒體界之蔑視川普並不難理解,媒體人的品味和川普的粗鄙作風是大異其趣的。可是川普的「野狐禪」偏偏又在贏得越來越多的民衆的眼球和激情。媒體評論說,川普的粉絲不過是共和黨傳統選民羣(40%)裏面的30%,即佔全體選民的 12%而已,無礙大選的結果。果其如此?目前對此擔憂的,不僅僅是共和黨的總統參選人,民主黨人也開始警覺,別讓這種趨勢蔓延開來。

統計調查發現,川普的擁躉主要來自中下層的白人。他們是被「旁落」的羣體,其利益訴求既不爲民主黨所主張,又遭到傳統共和黨人的偏忽。這個羣體人數衆多,而且越來越不耐煩自己的利益被「旁落」。從共和黨候選人的辯論可以看出,對「政治上不正確」的批評越來越頻繁,甚而成了辯論的基調。川普野蠻地將這層紙給捅破了,大力聲討「政治上正確」的種種說辭,是對言論的鉗制,故而贏得了這一大羣選民的心聲,正如川普自己在宣稱的那樣,在替「沉默的大多數」發聲,而他們也把他視爲憤懣的喉舌、訴求的代表。本世紀以來,美國中產階級的比例確實在嚴重滑落。根據皮尤的不斷調查,發現這個羣體從接近70% 下降至50%多點,在統計上達到了「美國社會變遷的臨界點」。可見越來越多的白人,多數是高中未能畢業至少沒有四年大學學位的,跌落到了中下層,工作、收入、生活境遇漸趨困頓的一大羣人。

您已閱讀28%(772字),剩餘72%(20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