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崩潰論」錯在哪裏?

FT亞洲版主編皮林:中國崩潰論的評論人士低估了中共在改善數億民衆實際生活水準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樣也低估了中共愛國宣傳的力量。中國證明,在實現繁榮與現代化上,中國可以追趕日本的成功。

想像中國經濟列車脫軌並不難。十四年前我來到亞洲時,日本就有許多人這樣預測(按名義價值計算,日本當時的經濟規模是中國的3倍)。當然,他們的邏輯是,中國經濟一定會被自身的矛盾壓垮。

畢竟,這是一種政府管理的經濟,容易導致資本錯配並依賴浪費性的投資。中國鎮壓性質的政治機構在國內安全方面的支出比在國防上還多。

民衆對於共產黨官員的憤怒與日俱增,後者中許多人都深陷腐敗,並大肆參與土地強徵。粗略計算,中國經濟展現出的是驚人的成長。然而,這種成長模式正在汙染空氣和水源,毒害中國公民(這種情形並不少見)。

您已閱讀13%(245字),剩餘87%(16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