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兩岸圍繞中國倡議的新亞洲投資銀行發生了爭執,這事具有警示意義。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的這個最新矛盾,預示著今後不太平。在「後後冷戰」時代,世介面臨的最嚴峻問題是,在大國競爭(特別是美中角力)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和金融體系能否維持下去?從當前趨勢來看,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英國單方面宣佈,將成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的創辦成員國,這暴露出一點:對於中國力求提高其在國際經濟中的影響力,發達國家之間存在分歧。英國此舉激起了白宮方面異常激烈的反應,後者指責其盟友爲了追求商業利益,對中國卑躬屈膝——這種事英國政府以前就幹過。
假如雙方失和前,西方國家已經從戰略角度,就加入北京發起的國際金融機構有何利弊展開過熱烈辯論,那也就罷了。中國希望提高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這是毫無疑問的。那麼成立亞投行這類倡議是對現有國際金融規則的顛覆還是補充?西方能夠否決此類倡議嗎?加入是否比抵制更明智?在應對崛起爲大國的中國問題上,老牌強國怎麼在交往和防範之間把握好平衡?
您已閱讀25%(444字),剩餘75%(13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