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

是什麼讓歐洲多國爭相奔向亞投行?

在何時遞交申請、何時對外宣佈上,歐洲各國各有各的心思。它們不顧美國壓力倒向中國,顯示中國外交手段更爲成熟,主持亞投行籌建的金立羣更被稱作「與蠻夷人打交道的絕佳人選」。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於3月12日宣佈英國將加入「中國版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即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此舉無視美國壓力和英國本國外交人士的勸告,不僅讓英國在歐洲和華盛頓的盟友大跌眼鏡,也讓北京方面感到意外。

奧斯本曾告訴中國官員,在3月17日前,英國不會宣佈它將提交申請。但其他歐洲國家在聽到了英國將加入新生的亞投行的風聲後,馬上競相效仿英國的做法。倫敦方面據此認爲還是提前5天宣佈爲好。

最終,盧森堡比英國提早一天,於3月11日向中國提交了書面確認函,但它要求中方在兩週內保守祕密,以防它的加入申請無法獲得成功。瑞士於3月13日申請加入,法國、德國、義大利均在3月16日申請加入,奧地利一週後申請加入。

您已閱讀17%(332字),剩餘83%(15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