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懸崖

美國應如何應對長期停滯?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美國經濟長期停滯並非不可避免,但如果我們對這一問題沒有清晰的判斷,也不努力實現需求的結構性成長,就會註定將陷於在成長乏力和財政難以爲繼之間搖擺的境地。

2014:美國實力不會衰落

FT專欄作家普倫德:儘管美國的政治和經濟管理存在缺陷,但美國經濟相對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強勁表現,將讓這個超級大國在2014年屹立不倒。

勿以「破壞者」爲榮

FT專欄作家盧斯:在2014年的達佛斯等全球論壇上,「思想領袖」、「破壞者」等辭彙又將鋪天蓋地而來。如歐威爾所言,政治語言就是把空話說得煞有介事。

歐巴馬籌劃減支由來已久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所長薩克斯:美國總統歐巴馬幾年來轉移了公衆對即將到來的預算緊縮的注意力,如今他將引領美國大幅削減公共服務和投資支出,而這與他宣稱的目標正好相反。

科研
科研不應成爲美國減支的犧牲品

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賴夫、英特爾前CEO巴雷特:以財政責任之名削弱美國研發能力,如同以提高飛機效率之名拋棄發動機。科研促進美國長期經濟成長的作用難以替代。

美國如何打破「減支僵局」?

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奧特曼:打破美國財政僵局需遵循三項原則,一是進一步削減赤字,二是必須削減福利開支和增稅,三是減赤必須分階段進行。

不要執著於抑制預算赤字

哈佛大學教授薩默斯:不管以什麼方式,美國都需要解決預算赤字。但我們不能以適得其反的方式執著於此,也不能忽視就業和經濟成長赤字。

美國財政緊縮應緩行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美國在國內外都面臨著巨大挑戰,其財政狀況算不上什麼大問題。當前,美國更重要的事情是推動經濟復甦。

美國治理危機考驗中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客座教授賈爾斯•錢斯:美國大選及減赤爭議表明,美國社會正在分裂,這將讓它經歷一場認同危機、信任危機。那麼,中國應向哪個方向下注?

美國切勿步歐洲緊縮後塵

FT專欄作家沃爾夫岡•明肖:從歐洲角度審視美國財政僵局時,一切都似曾相識得令人恐怖。美國已變得非常像歐洲。

共和黨旗手艾瑞克·坎託

年輕的國會共和黨領袖坎託是個野心勃勃和勤奮異常的人,FT華盛頓分社社長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認爲他是共和黨的新旗手。

美國仍未擺脫財政懸崖危機

魯比尼全球經濟諮詢公司董事長魯比尼:美國關於財政懸崖的「迷你協議」,迴避了所有重要問題。美國距離下一場危機,只有兩個月時間。

忘掉財政懸崖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投資美國的時機已到。正如中國研究機構所發現,從政治穩定到經濟活力,美國的積極因素要比消極因素多得多。

別妄想跳下財政懸崖

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馬金:美國不應將跌落財政懸崖作爲一種可選方案,而應通過小幅上調富裕階層稅率、終止稅收優惠、縮減政府支出等措施,改善政府財政狀況。

美國不會跌落財政懸崖

美國前副財長羅傑•奧特曼:不論關於削減赤字的談判遇到多少波折,美國最終還是能就此達成協議。我爲什麼會有這種相對樂觀的判斷呢?

美國
美國的《末路狂花》?

美國政經事務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Edward Luce)

美國
FT社評:財政懸崖陰影未散

美國國會兩黨領袖似乎有可能協力避免財政懸崖,但現在還不到鬆口氣的時候,因爲美國經濟復甦勢頭依然不明朗,而且妥協協議可能涉及歐巴馬對富人增稅的計劃。

美國很可能跌下財政懸崖

FT專欄作家盧斯:市場的悲觀情緒意味著,美國跌落財政懸崖的可能性上升了。或者換個說法,歐巴馬連任降低了共和黨人避免財政危機的意願。

哈柏德:提高富人平均稅率

羅姆尼的競選顧問哈柏德爲本報撰文稱,美國國會應同意對富人增稅,以免跌落「財政懸崖」。他認爲,共和黨應該改變策略,接受歐巴馬爲預算談判提出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