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

直升機撒錢,大通膨還會遠嗎?

錢軍輝:美國社會政治經濟等新變化,提供了通膨大幅上升的環境;疫情所引發的「撒錢式」財政刺激,很可能終結維持了近40年的低通膨。

FT社評:美國預算協議值得稱讚

美國兩黨本週達成的債務協議雖然只是一小步,但鼓舞人心。它表明美國政府並未喪失達成妥協和做出決定的能力。爲此,兩黨都值得讚賞。

FT社評:美國亂局無人勝出

美國人都在屏氣凝神,看他們的政客能否在債務上限的下一個截止日期到來之前,展現出更多政治家風範。在過去的這場爭鬥中,美國損失慘重。

FT社評:美國避免違約「沒商量」

共和黨緩慢改變立場令人鼓舞,他們願意開展預算談判也值得歡迎,然而預算談判不能作爲避免美國債務違約的先決條件,歐巴馬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堅持原則。

FT社評:美國急需擺脫預算之爭

歐巴馬是時候給美國這場死氣沉沉的財政辯論注入一些新動力了。來一場徹底的、以提升美國競爭力爲目的的財政改革,將有助於打破如今一潭死水的僵局。

赤字
誰也不願吞下妥協

魯比奧代表共和黨回應歐巴馬的國情咨文,不料卻因在電視鏡頭前喝水而大火。如果總統和國會不做出行動,3月1日起政府預算將在10年內削減1.2兆美元
比起去年,兩黨的立場可有變化?

FT社評:脆弱的美國經濟需要呵護

美國經濟去年第四季度意外萎縮,主要可以歸結爲一些一次性因素,但下行風險依然不小,一度強勁的消費成長可能倒退。美國政府必須小心掌舵貨幣和財政政策。

FT社評:站在「懸崖」上的歐巴馬

歐巴馬應慶幸他遇到了羅姆尼這位缺乏競爭力的對手,讓他在經濟如此疲弱的情況下連任。他眼下最大的挑戰就是在明年初大限到來之前,攜手共和黨繞開「財政懸崖」。

美元
美元地位岌岌可危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埃森葛林:如果美國國債無法向投資者提供安全性,就不能充當融資市場所需的穩定抵押品,美元作爲外匯儲備主要品種的地位也將受到威脅。

美國處於信貸危機「餘震期」

Gluskin Sheff首席經濟學家羅森伯格:信貸危機導致美國家庭財富大幅縮水,其餘震效應是現階段美國經濟復甦的的最大障礙,並且未來將長期存在。

美國經濟亟需解決的問題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院長哈柏德: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未能進行結構性調整,使得經濟創傷日趨嚴重。美國亟需解決的問題包括穩定財政秩序、改革稅收制度。

Lex專欄:算算美國的實際國防預算

2012年財年,美國爲基礎國防預算劃撥5310億美元,爲海外作戰撥款1150億美元,若算上各項國土安全支出,美國國防支出總額將達到9600億美元,佔GDP和聯邦支出的比例都將大幅上升。

薩默斯玩轉經濟「危機」

本文作者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院長葛倫·哈柏德

歐巴馬
FT社評:歐巴馬稅改方案太謹小慎微

除了對富人徵收最少30%的稅,歐巴馬的其它稅改提議部分都過於縮手縮腳,不觸及根本問題,而只是小修小補。他本應徹底改革美國財稅制度,而不只是迎合大選之需。

美國應加大對富人徵稅

美國學者傑弗裏•薩克斯:由於里根以來的減稅,美國公共支出遭到嚴重擠壓。要獲得發展教育、基礎設施、和科技所需的資金,美國必須大幅提高對高收入者的徵稅、

新聞人物:反稅鬥士諾奎斯特

諾奎斯特是美國支持稅改運動的領袖,他迫使幾乎所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競爭者簽署《保護納稅人宣誓書》,誓言不以任何形式增稅。上週,他攪了美國1.2兆美元減赤協議的局。

「否決政治」讓美國癱瘓

弗朗西斯•福山:美國憲法對行政權力的制衡已經發生了變異。現在的美國奉行的是一種「否決政治」。超級委員會未能達成預算協議,是這種體制造成的政治癱瘓的體現。

FT社評:美國國會的財政「雜耍」

華盛頓「超級委員會」未能就一項溫和減赤計劃達成協議。這看上去像是一出馬戲表演,但具有現實影響。華盛頓可能給本已低迷的經濟前景又澆上了一盆冷水。

FT社評:歐巴馬須在減赤上打破沉默

3周之後,美國由12名議員組成的所謂「超級委員會」將公佈一份減赤計劃,而迄今爲止,歐巴馬對於自己希望看到哪種減赤方案一直保持沉默。這是錯誤的。

FT社評:歐巴馬的「富人稅」是政治把戲

僅在最頂端的修補,不會對財政前景產生多大影響,而且這不是好的政治策略。如果歐巴馬覺得富人稅能使普通選民免於痛苦,那無論在經濟還是政治上,他都將失敗。

美國國債爭執的由來

美國似乎朝著避免債務違約的目標走近了一步。週二,美國總統歐巴馬對幾位議員提議的赤字削減協議表示了支持。週三,白宮又表示,它願意考慮就短期提高美國國債上限達成一個臨時協議。但這場爭執的來龍去脈是怎麼一回事呢?

美國必須長期勒緊褲腰帶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主編朱克曼:提高債務上限對美國來說只是權宜之計,欲使事情回到正軌,美國必須步入全新的緊縮時代,長期削減開支。

短線觀點:美國違約將是一場災難

根據信用違約互換成本,美國在未來12個月內出現主權債務違約的幾率大於印尼和斯洛維尼亞。但違約將導致美國國債遭到拋售。

FT社評:標普警告美國的意義

毋需標普的提醒,人們也知道美國公共財政情況堪憂。有比美國違約更值得擔憂的事,那就是美國通過通膨來擺脫債務。但標普的警告,應該能讓美國領導人行動起來。

Lex專欄:標普用心良苦

標普所爲,基本上是一個象徵性舉措,針對的是政界人士而非投資界。假如此舉真能產生影響,美國不必等到全面危機爆發就恢復財政理性的可能性將會有所上升。

Lex專欄:美國爲何國富而政府窮

與其它富國相比,美國要富裕得多,未來幾十年人口因素帶給財政償付能力的挑戰也溫和得多。那麼,爲什麼未來幾十年美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將比其它富國更爲疲弱?

Lex專欄:美國政府關門大吉?

如果到週五午夜,美國國會尚未就支出授權達成一致,那麼部分美國政府可能將不得不關閉。儘管受影響的是些不太重要的職能部門,還是會牽涉約100萬名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