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

勿以「破壞者」爲榮

FT專欄作家盧斯:在2014年的達佛斯等全球論壇上,「思想領袖」、「破壞者」等辭彙又將鋪天蓋地而來。如歐威爾所言,政治語言就是把空話說得煞有介事。

如果在2014年的新年前夜之前有一個流行辭彙應該被扼殺的話,那麼這個詞就是「破壞者」(disrupter)。與很多新詞一樣,它源自矽谷,然後像病毒一樣蔓延到美國政界和媒體。就在我寫這篇文章時,它正準備通過在線講壇Ted和其他管道,主導達佛斯(Davos)等全球論壇。其他例子包括「思想領袖」、「點火器」和「重心轉移」,似乎就算我們一頭霧水,也都必須熟悉這些新詞兒。但「破壞者」拿到了頭名。在糟糕辭彙的歷史上,很少有新詞如此不當。

從詞源看,「破壞者」代表著神氣活現的企業家,他們推出了顛覆市場的新產品或者新的經商模式。想想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或者彼特•泰爾(Peter Thiel)吧。這個詞還與創造性毀滅(推陳出新)這個更大的概念關聯。

然而,即便在矽谷,這也可能具有誤導性。與來自美國科技界的很多被杜撰的辭彙一樣,這個詞也帶有爲了吹捧而欺騙的意味。多數創新來自耐心和有合作精神的團隊合作,而非郊區車庫裏孤獨的自我發明。但在加州,至少「破壞者」與人們應該抱有的志向有些關聯。

您已閱讀23%(470字),剩餘77%(15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