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曾將美國稱爲「勞動者vs不勞而獲者」的國度,給他的總統競選幫了倒忙。對不支付聯邦所得稅的那47%的美國人不屑一顧,不僅在政治策略上有失妥當,在政策上也自相矛盾。不過,有令人鼓舞的跡象顯示,共和黨領導人已經開始反思它的「造反式」風格。幫助美國社會重新打通向上流動的通道,曾是共和黨的宏偉目標。如果猶他州茶黨(Tea Party)參議員邁克•李(Mike Lee)和羅姆尼的競選夥伴保羅•瑞安(Paul Ryan)等保守派打算重舉這個旗幟,他們應該受到鼓勵。
他們的第一個任務是,用正確的語氣說話。共和黨必須坦然面對思想的碰撞和民衆的多元化。正如李上週所說:「首先不能憤怒。政治運動成功的關鍵在於找到同道者,而不在於發現不同道者。」導致美國政府上個月關門的帶頭人物,是脾氣火爆的德州參議員特德•克魯斯(Ted Cruz),他還推動了種種旨在驅除溫和派共和黨人的「政治迫害」。因此,很重要的一點是,李和其他保守派領導人必須贏得這場「性情之爭」。過去,他們共同的英雄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就曾證明,保守主義也可以是陽光而樂觀的。對一個政黨而言,咆哮著吼出「社會向上流動性」,是件很滑稽的事。
他們第二個任務是拿出新鮮的點子。如今有近5000萬美國人申領食物券,大約有同樣數量的美國人沒有醫療保險。與此同時,經濟缺乏全方位成長,仍在困擾中產階級。承認這些問題的存在是一個好的開端。不過共和黨應該捨棄過去那種習慣:一味反對、而拿不出建設性意見。與其廢除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醫療改革,共和黨人不如提出自己的方案。與其推動進一步減稅,不如找到回報勞動者的新途徑。過去,在瑞安的導師傑克•坎普(Jack Kemp)等領袖的領導下,共和黨的點子曾經層出不窮。如今,共和黨必須重拾這一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