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

仇恨政治與民主黨的失敗

劉遠舉:技術和經濟的底層邏輯是合作、開放。所以,要想在現實中獲得生產力、發展、技術創新,從而獲得生存與發展,必然要拋棄仇恨。

大選前夕哈里斯將遭遇不利就業報告

颶風和波音罷工預計將壓低10月非農就業總人數,遮蓋美國勞動力市場根本層面的健康狀況。這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可能不是好訊息。

烏克蘭
澤倫斯基尋求平息美國共和黨的反彈

澤倫斯基本週訪美意在說服華盛頓方面助力鞏固烏克蘭的戰場地位。但川普等共和黨人卻指責他在訪美期間爲民主黨助選。

「加沙」爲何讓哈里斯難以啓齒?

盧斯:加沙問題正在讓美國的全球聲譽遭受難以言喻的損害,但無論採取何種立場,在這一問題上明確表態都會讓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失去支持。

民主黨憑一黨之力推進3.5兆美元預演算法案

美國參議院通過一項獲兩黨支持的1兆美元基礎設施法案後,圍繞3.5兆美元預算決議進行的投票沒有得到任何一位共和黨人支持。

美國參議院通過1兆美元基礎設施法案

該法案罕見地獲得兩黨的支持,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表示將把該法案與另一項3.5兆美元的預演算法案放在一起考慮。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人達成3.5兆美元支出協議

這項黨內協議同意在沒有共和黨人支持的情況下,推進增加3.5兆美元政府支出的立法,在氣候變化和教育等領域投入資金。

拜登在加沙衝突上面臨黨內分歧

拜登及民主黨內建制派延續了幾十年來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政策,但這一立場越來越受到民主黨內基層的批評。

拜登宣誓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

拜登稱讚美國民主的韌性,呼籲國家團結起來,應對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他表示美國政治制度的根基經受住了考驗,但未提川普的名字。

民主黨贏得喬治亞州兩個參議員席位

這標誌着民主黨贏得美國參議院的控制權。國會兩院均在民主黨控制下,拜登上任後將能更順利地推進自己的議程。

拜登
FT社評:拜登經濟學能維護民衆對資本主義的支持

拜登成了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進步的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計劃加大對窮人的支出,對富人徵稅,有助於緩解民衆不滿。

選拜登才能拯救共和黨

惠特曼:如果拜登當選爲美國總統,那麼,共和黨將至少獲得四年的穩定期,以擺脫川普的影響,迴歸溫和立場。

爲什麼民主黨總統任期內,美國經濟表現更好?

夏春:川普確診新冠令美國大選充滿懸念,但我們最終需關心的是未來四年美國經濟表現如何,到底誰是美國經濟更好的「大統領」。

「以錢投票」比「以口投票」的預測準確度更高嗎?

夏春:股市爲我們提供了一個準確度很高的預測方法:美國大選投票日前3個月,股價上漲有利於在任黨派候選人,下跌則反之。

川普只是劫持了共和黨嗎?

盧斯:有人會說,川普劫持了共和黨。然後,共和黨就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但這並不是事情的全部。

一週世界輿論聚焦:拜登對華外交的優勢是什麼?

曹辛:就處理對華關係而言,拜登的基礎位元朗普好,這是他爲歐巴馬擔任副總統期間積累下來的資本,構成他的優勢。

拜登
拜登正式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拜登在民主黨全國大會上發表演講,誓言要復原「美國的靈魂」,並炮轟川普應對疫情的表現是「目前全球最糟」。

歐巴馬之後的美國走向更深的撕裂

當年歐巴馬開玩笑稱美國大選是在百事可樂可口可樂之間選擇,而如今大多數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都已看不到折中可能性。

卡瑪拉•哈里斯正式獲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

民主黨大會第三晚,歐巴馬尖銳抨擊川普把白宮履職當成真人秀。卡瑪拉•哈里斯接棒演講,表述她獲得副總統提名的歷史意義。

FT社評:卡瑪拉•哈里斯與民主黨的未來

拜登-卡瑪拉•哈里斯組合是個難以戰勝的對手。卡瑪拉•哈里斯就是一個微縮版的民主黨,她轉向左翼陣營體現了民主黨的轉變。

美國
美國自由派的真正對手不是川普

加內什:川普的繼任者將兼具民粹主義思想和對體制運作方式的透徹理解,這樣的人將對美國自由主義造成真正的威脅。

美國
民主黨如何打敗川普?

庫柏:民主黨人不應該和川普打他所渴望的文化戰爭,而必須堅持他們最強有力的議題:提升各種膚色的普通人的生活。

拜登的中國方略

楊超:縱覽拜登的外交政策藍圖,其中國方略已呼之欲出,相比於「讓美國再次偉大」,其目標是「讓美國再次領導」。

桑德斯表態支持拜登競選總統

此舉使拜登成爲民主黨的推定總統候選人,將在11月與川普對壘。桑德斯上週結束自己的競選活動時,並未表態支持拜登。

美國
美國民主黨推遲黨代會至8月

這意味著推定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與川普展開競選的時間更少了。川普擁有作爲現任總統的優勢和巨大競選財力。

布隆伯格退選 支持拜登

在「超級星期二」初選中僅拿下美屬薩摩亞的布隆伯格宣佈退選,轉而支持表現出色的前副總統喬•拜登。

美國
美國民主黨人怎樣才能擊敗川普?

庫柏:候選人必須能與選民產生共鳴,應在搖擺州拉攏共和黨選民,承諾彌合黨派分歧,並避免和川普爭論事實。

川普預算提案將大幅削減社會支出

白宮的預算提案大幅削減美國社會安全網的一些關鍵項目,同時保留全面減稅措施,以求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政策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經濟的兩面性

福魯哈爾:正如川普所說,美國經濟強勁,失業率很低,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可能會拿經濟中的另一個現實來做文章。

共和黨主導的美國參議院否決彈劾川普條款

但美國總統未得到所有共和黨參議員的支持,羅姆尼成爲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投票認定本黨總統應該被彈劾的參議員。

美國
美國參議員圍繞彈劾案審理爭執不下

關於是否撤銷川普職務的主要審理程式將於週二開始。目前癥結是,審理期間是否需要傳喚關鍵證人公開作證。

桑德斯威脅美國民主黨建制派?

盧斯:桑德斯的堅持可能爲民主黨建制派帶來兩種威脅,一是他最終獲得黨內提名,二是他堅持到底,加劇黨內分裂。

美國政治部落主義滿足了歸屬感需求

加內什:要改變美國黨派分裂的狀況,僅憑政治家拿出更多善意是不夠的,還需要復興曾滿足公民基本精神需求的社團生活。

民主黨急需「彌賽亞」

盧斯:眼下川普支持率不低,美國經濟狀況也不錯,如果民主黨無法產生一個衆望所歸的候選人,將難以阻止川普連任。

民主黨:川普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預計衆議院將在幾天內投票通過對總統的彈劾,然後將彈劾案提交參議院審理,使川普成爲有史以來第三位面臨彈劾的美國總統。

布隆伯格——試圖打敗川普的傳媒大亨

他本不打算參選,因擔心分走溫和派候選人的選票。看到領先的民主黨候選人在搖擺州情況不妙後,他改變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