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

科研
英國加大力度吸引「逃離」美國的科學家

英國的新計劃旨在吸引國際人才,併爲研究人員鎖定資金保障。

川普攻擊美國科學事業的代價

全面削減科研資金,可能削弱數十年來一直是美國經濟實力核心部分的創新能力。

陰雲籠罩mRNA技術

阿胡賈:當科研人員開始擔心政府會不會突然撤走資助時,損害就已經造成。

阿蘭•圖靈研究所計劃進行「重大戰略」調整

英國旗艦AI機構將削減其支持的項目數量,並優先考慮國防、環境和健康方面的研究。

Deepmind
DeepMind放慢研究成果公佈速度,以保持競爭優勢

在哈薩比斯領導下,谷歌的人工智慧部門採取了更嚴格的審查程式和更繁瑣的手續,讓研究人員更難發表研究成果。

美國大學警告稱,川普的資金削減將「扼殺」美國創新

許多學術機構被迫凍結新員工招聘,限制博士生名額。

科學
歐洲向逃避川普打壓的美國科學家伸出橄欖枝

劍橋大學等機構看到了招募對川普政府削減開支感到不安的美國科研人才的機會。

科研
保險公司警告美國氣象機構大規模裁員將影響氣候風險數據收集

再保險行業組織呼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保留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據收集工作。

英國正在經歷一場毫無必要的學術衰退

奧哈拉:由於缺錢,英國的大學被迫陷入了一場殘酷的學生爭奪戰,並砍掉學術院系,使英國的研究和教學基礎空心化。

科學
英國研究機構負責人敦促科學必須擺脫精英形象

英國研究與創新署執行長萊瑟稱,創新可幫助公共服務部門應對支出壓力。

超算教授:英國將落後於超級電腦競爭對手

愛丁堡大學負責百億億次計算項目的教授帕森斯表示,如果英國不重啓建設下一代計算能力的努力,將是一場「災難」。

中國如何成爲科技教育強國?

鄭志剛:在研究動機上我們應擺脫趕超式研究的慣性思維,根據市場需要組織研發;在人才培養上,我們要從注重團隊式人才培養到包容和鼓勵個性化人才培養。

科研
調研:團隊規模越大,創新成果越不佳

「一個規模較大的科研團隊會產生一個嘈雜的信號,讓人很難判斷誰貢獻了什麼。」

英國擬整治學術部門境外安全風險

英國副首相道登警告,英國高校開發的敏感技術可能落入海外競爭對手之手。他透露,大學校長們很快將參加一個安全簡報會。

科學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接班競賽」啓動

倫敦方面提名的英國頂級物理學家支持耗資160億歐元的探索希格斯玻色子的擴張計劃。

醫藥
中國實驗猴價格暴跌,反映新藥研發放緩

新冠疫情期間,隨著藥物研發投資激增,實驗用猴在中國的價格達到每隻2.6萬美元的峯值,去年底它們的價格下降到每隻1.1萬美元。

電池
人工智慧將大幅縮短新型電池材料的研發時間

行業領導者認爲,計算能力可將電池所用物質的發現時間縮短一半,並加快創新步伐。

科研
英科學家對微生物重新編程 探索新材料取得突破

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解開了一個「演化死結」,爲開發新型藥物及其他產品帶來希望。

科研產生的碳排放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帕爾姆羅特:科研確實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但這是我們瞭解世界、找到減排的最佳方法必須付出的代價。

科學
新藥爲抗擊醫院「超級細菌」帶來希望

羅氏正在對一種候選藥物進行一期臨牀試驗,該藥物針對的是一種會給住院患者造成致命感染的細菌。

科技「加速派」能戰勝「末日派」嗎?

桑希爾:我們有理由對人工智慧改變科學發現持樂觀態度,但現在下結論爲時尚早。

IBM
IBM:量子計算正在成爲重要科學研究工具

這家美國科技集團試圖平息外界的一個擔憂,即量子計算技術將無法達到人們對其寄予的厚望。

阿斯特捷利康與AI生物製劑公司合作開發抗癌藥物

阿斯特捷利康與美國Absci簽署了一項價值高達2.47億美元的協議,旨在利用Absci的AI技術進行大規模蛋白質分析,以找到可行的腫瘤治療方法。

晶片
晶片創新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汪波:晶片領域是否能實現彎道超車,採用新材料、新技術後來居上?晶片發展歷史中的那些直道和彎道,能告訴我們什麼?

英國將重新加入歐盟「地平線」研究計劃

科學家和商界對英國重返這一多邊項目表示歡迎。

科研
「開放科學」倡導者警告學術造假氾濫

史丹佛大學和哈佛大學的醜聞表明,儘管「數據偵探」越來越多,但操縱研究的問題仍然存在。

科研
中國科研論文發表數量超過美國

數據顯示,中國在物理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領域的高質量學術論文數量已超過美國,但傑出科研成果總體少於美國。

華為
歐盟在關鍵科研項目中資助華為

華為是歐盟旗艦研究與創新計劃「地平線歐洲」11個項目的參與者,這些項目涉及從AI、6G到雲端計算等敏感技術領域。

安謀
安謀削減「藍天」研究,關注更具商業可行性的產品

英國晶片設計公司安謀去年關閉了旗艦技術部門Arm Research,並計劃在今年上市前重點關注更具商業可行性的產品。

健康
Lex專欄:鉅額投入未能發現青春之泉

投資者對抗衰老新創企業依然興趣濃厚,但這類企業迄今拿不出成果,說明人的壽命似乎有一個上限,而這個上限尚未被突破。

科研
脫鉤背景下,晶片創新如何突破困境?

汪波:晶片法案下,中國晶片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創新離不開社會各方面需求拉動,而打破封鎖的急切心情下,容易有短期看到結果的傾向。

科學
科學家相爭,公衆得利

阿胡賈:從牛頓到達爾文,科學家之間的競爭催生了一些最重要的科學發明和發現,讓我們所有人都從中受益。

中國「論文工廠」:紙上的虛假如何影響到現實世界的進步

中國已經成爲學術論文最高產的國家之一,但論文造假比比皆是,並且形成了一個產業,這可能破壞中西方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

科研
英國將出臺金融和監管措施著重發展電腦與生命科學

英國財政大臣杭特誓言要讓英國成爲「歐洲最佳科技公司投資和發展之地」。

科學
英國在科學技術領域還是「世界領先」嗎?

阿胡賈:根據科學政策學者的新分析,英國在科學技術的優先領域中表現良好,但並不突出,離世界領先還有一段距離。

科研
英國高校警告安全審查擾亂研究工作

羅素集團發現,國際學生審查程式的延誤阻礙了頂尖科學人才來到英國,擾亂了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