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中心

人民幣
爲什麼要培育人民幣離岸市場?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潘英麗:對人民幣國際化而言,離岸市場的發展與在岸的金融改革開放同樣重要,其內在邏輯需要從貨幣自由兌換的內涵說起。

人民幣
雪梨距人民幣離岸中心有多遠?

澳新銀行劉利剛、楊宇霆:隨著中國加速資本賬戶開放和推進人民幣自由兌換,人民幣在2020年將成爲全球主要基準貨幣。香港等離岸市場有什麼經驗供雪梨借鑑呢?

人民幣
香港人民幣業務仍具優勢

香港擁有毗鄰中國內地的優勢,和完整的專業人才生態系統。與此同時,人民幣市場內部的技術問題,也意味著有利於倫敦或新加坡的複雜業務目前尚無法啓動。

中國RQFII配額在倫敦基金界遇冷

花旗銀行奧爾德克羅夫特:英國財相對獲得中國RQFII配額喜形於色,但倫敦基金界反應頗爲冷淡。事實可能會證明,他們的這種態度是錯誤的。

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將改變中國和倫敦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柯成興: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繼續推進不僅關係到倫敦的繁榮,還將讓人們看清中國未來的改革方向。

自貿區
上海自貿區的潛力

香港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肖耿:上海自貿區不是零和博弈。對於這一歷史機遇,香港的體制優勢與上海的規模潛力互補互利。滬港合作可以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個有中國及境外投資者共同參與的真正全球市場。

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路徑展望

中國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通過貿易和投資結算輸出人民幣是國際化初級階段主要內容,離岸人民幣的積累與迴流也在倒逼國內金融改革。

人民幣
倫敦人民幣交易量大幅上升

交易量已佔中國內地和香港以外地區人民幣交易份額的62%,新增的市場份額主要是從新加坡奪取的,美、法和瑞士亦失去了一些份額。

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使命召喚還是刀鋒之舞?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是否應儘快開放資本賬戶爭論再度白熱化,支持理由是貨幣競爭和倒逼改革,反對理由則是資本套利和資本外逃。目前論戰形成僵局,誰也沒說服誰。

如何推進中國金融改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國內金融機構和市場的成熟,利率市場化及資本市場發展是金融改革基石,中國應逐步推進資本賬戶開放及貨幣政策現代化。

人民幣
化解人民幣國際化瓶頸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出現躊躇不前的跡象。雖然中資企業都表示願意使用人民幣,但往往沒有實際行動。提升企業的能動性,需要更多外部推力。

人民幣
分析:人民幣走進臺灣

繼香港之後,臺灣現已成爲第二個開展人民幣清算業務的大型市場。與香港相比,臺灣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動力可能更多地來自本土。

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應把握住倫敦機會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香港、新加坡和倫敦都在爭當人民幣離岸中心。從地緣因素看,香港具有近水樓臺的優勢。但若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倫敦纔是真正關鍵的舞臺。

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交易中心爭奪戰

儘管香港仍是人民幣國際交易第一大中心,但追求「老二」地位的潛在候選者有很多:目前倫敦在競爭中領先,但新加坡、臺北、甚至巴黎也在暗中較勁。

人民幣
分析:加拿大人民幣債券的前景

FT中文網投資與財富管理編輯馮濤: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簡稱「BC省」)政府計劃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如果發行順利,BC省將成爲首個用人民幣發債的外國地方政府。

人民幣
新離岸中心挑戰香港地位

隨著倫敦、新加坡和臺灣爭建人民幣離岸中心,人們感覺到香港作爲主要離岸中心的地位受到了威脅。分析師認爲,一段時間內香港不會失去其龍頭地位,但倫敦和新加坡也有獨特優勢。

人民幣
離岸人民幣貸款市場缺人氣

由於看好人民幣國際化蘊含的巨大機遇,香港銀行業在過去一年裏吸納了大量人民幣存款。然而,它們的客戶對人民幣貸款的需求卻幾乎爲零。

人民幣
離岸人民幣中心亞軍之爭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學家謝棟銘:香港作爲人民幣離岸中心霸主地位難以動搖,揭示人民幣離岸中心競爭只有亞軍爭奪戰。倫敦和新加坡均意欲成爲新的中心。亞軍之杯鹿死誰手?

人民幣
王岐山訪英凸現經貿合作

英國財相奧斯本在倫敦會晤了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標誌着兩國決定擱置政治分歧,轉而加強經貿往來。除了支持倫敦成爲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中方還讚賞了奧斯本的財政緊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