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金融改革

如何推進中國金融改革?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國內金融機構和市場的成熟,利率市場化及資本市場發展是金融改革基石,中國應逐步推進資本賬戶開放及貨幣政策現代化。

在過去的兩年中,伴隨著離岸人民幣市場的不斷發展,中國未來進一步金融改革的藍圖似乎也呼之欲出。然而,資本賬戶開放、國內金融市場化(包括利率市場化)以及人民幣匯率制度安排,孰輕孰重,是否應按照一定的順序,卻仍然存在爭論。

筆者認爲,國內金融機構和市場的成熟,利率市場化以及資本市場的發展是整個金融改革的基石,在此基礎上,逐步推進資本賬戶開放以及貨幣政策(包括利率以及匯率政策)的現代化,是中國金融改革應該審慎遵循的路徑。

離岸市場已經挑戰中國貨幣政策

您已閱讀9%(221字),剩餘91%(23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經濟觀察者

劉利剛,現任澳新銀行(ANZ)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主管大中華區宏觀經濟、匯率和策略研究。曾經任職於香港金管局、亞洲發展銀行學院、世界銀行和彼德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