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宣佈了使倫敦發展爲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的舉措。如果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繼續推進、奧斯本的計劃取得成功,那麼倫敦將如人們希望的那樣,作爲主要金融中心再度迎來繁榮。此次繁榮的性質很可能與我們在2008年以前看到的有所不同,但其帶給人們的感受將是一樣的。那麼,這種繁榮有無可能出現呢?當然有可能。是否必將出現呢?這取決於若干因素。這種繁榮是件好事?這幾乎是肯定的。
當觀察人士聲稱人民幣國際化永遠不會發生時,很多時候他們的意思其實是,自己無法想像人民幣能夠動搖美元作爲全球儲備貨幣所享有的過分特權——目前人民幣在全球官方儲備中所佔的比重還不足3%。
但不論是人民幣國際化、還是倫敦從該過程中獲益,都無需以動搖美元特權爲前提。這兩項任務的難度並沒有那麼誇張。它們只取決於一件事:人民幣必須成爲全球外匯市場中的一股力量。
您已閱讀25%(382字),剩餘75%(11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