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

地緣裂變陰影下,AI重塑全球獨角獸生態

滕斌聖、何澗石:未來的獨角獸生態將更加強調技術硬實力、戰略韌性和價值創造能力。能夠穿越週期、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創新企業將更具競爭力。

AI價值再演化:社會應用先行,奠基商業未來

滕斌聖、何澗石:生成式AI離完成新一代工業革命,還需要經歷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前階段,應戰略性地優先關注並投入於實現AI的社會價值。

奈及利亞金融科技公司Moniepoint獲得「獨角獸」地位

儘管非洲新創企業的融資速度放緩,但該公司仍從包括谷歌在內的投資者那裏籌集到1.1億美元資金。

日本股市正產生太多「小微獨角獸」

李維士:日本過晚地才得出結論,即它並不擅長培育一系列符合獨角獸定義的優質企業,而它現在迫切需要這樣做。

小紅書
小紅書季度營收突破10億美元

據悉,小紅書今年首季銷售額略高於10億美元,淨利潤達到2億美元。瞄準Z世代女性的零售商在該平臺上增加投放廣告。

中國人工智慧新創企業爭相打入美國市場

MiniMax、字節跳動和零一萬物等中國企業都在海外發布人工智慧應用,以提振公司的營收成長。

Mistral
Mistral獲6億歐元融資,估值升至近60億歐元

自去年12月以來,這家成立僅一年的法國AI新創企業的估值已成長兩倍。

詠竹坊
港產獨角獸Klook能否成為後起之秀?

香港人成立的旅遊及體驗平臺Klook,剛獲逾2億美元融資,公司朝上市又邁進一步。

劍橋計劃到2035年將「獨角獸」數量翻番

當地大學、政府和產業將宣佈一項計劃,以促進創新並提高跨國公司數量。

印度
印度2023年首家「獨角獸」企業燃起科技行業資金復甦的希望

儘管投資市場「糟糕透頂」,但送貨服務Zepto仍募集到2億美元,估值突破10億美元。

美國政府投資的新創企業有望成爲礦業獨角獸

美國政府投資的新創企業TechMet發股融資2億美元,該公司旨在平衡中國在關鍵礦產供應鏈上的主導地位。

詠竹坊
盈利能力超騰訊阿里,字節跳動估值卻減半

這家以短影片爲主的社群媒體平臺營運商,盈利能力已超越中國兩大科網龍頭騰訊與阿里巴巴。

共享電動滑板車先驅Bird發出破產警告

這家總部位於邁阿密的公司曾是最快達到「獨角獸」門檻的新創企業,而現在它在爲生存而戰。

新一代中國高技術新創公司悄然崛起

儘管中國網路巨擘受到政府的監管整頓,而且美國對中國科技公司實施一系列制裁,但中國科技行業仍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資。

香港
香港加速推進科技研發

毗鄰全球成長最快的市場並身爲亞洲金融中心,香港擁有多樣化的商業界和優秀的大學,但它一直沒培養出什麼響噹噹的本地科技新創企業。

詠竹坊
3個月估值翻倍 小紅書上市前的探戈?

被稱爲「中國版Instagram」的小紅書獲得舊股東的新一輪融資,估值達200億美元。

擬赴美上市中國企業IPO前途未卜

由於中美雙方的監管新規導致中國企業赴美IPO視窗緊閉,華爾街的銀行家們正紛紛爲其客戶尋找替代方案。

獨角獸時代公司治理制度安排的挑戰

鄭志剛:不同於傳統公司治理理論,圍繞獨角獸企業,如何開展強調控制權配置傾斜與投資者權益保護二者間平衡的公司治理制度設計成爲核心。

中國經濟發展要依靠「獨角獸」還是「斑馬」?

梁海明、洪爲民、洪雯:中國未來要推動新基建發展,並通過需求側改革以激發並提升內需潛力,那麼市場是否還要繼續追捧「獨角獸」?

每週數讀:中國家庭債務在疫情期間大幅成長

本週值得關注的數據有:中國家庭債務急劇成長、中國政策性銀行海外貸款銳減、華爾街預計星巴克會在疫情後勝出、雲端計算公司股票大漲的背後等。

軟銀
孫正義跌落神壇?

孫正義承認了軟銀歷史上最大的虧損以及他最珍視的部分願景的破滅。但他表示,時間會顯示出其投資的真正價值。

Lex專欄:2020年科技獨角獸能否繼續燒錢?

許多人沒有認識到,龐大的市場加上不高的准入門檻,意味著會有大量競爭,也就是說若想脫穎而出需要大量燒錢。

德國新創企業呼喚股票期權

對於新創企業,股票期權遠非一種可有可無的福利,而是主要貨幣。然而在德國,通過股票期權方式讓員工參股企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中國科技新創企業估值走軟

桑曉霓:中美貿易衝突以及對中國國內經濟的擔憂,壓低了中國本土新創企業的估值,這對投資者來說是個好訊息。

印度
印度會誕生科技巨擘嗎?

尼勒卡尼: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印度已經先後出現了兩波科技發展浪潮,它具備孕育類似中美科技巨擘的環境。

獨角獸
中國培育獨角獸企業速度放緩

胡潤百富數據顯示,2019年頭6個月,中國只培育了36家估值至少10億美元的新新創企業,較2018年同期下降30%。

獨角獸
科技獨角獸估值有哪些玄機?

伍治堅:獨角獸的獨特魅力是吸引廣大投資者熱衷於進行風險投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但看似美麗的風景線,背後也有很多容易讓人上當的陷阱。

獨角獸
“WeWork擱置上市標誌着獨角獸時代終結」

投資界人士稱,WeWork被迫擱置上市或許預示著,隨著投資者更加嚴謹地剖析私有企業前景,估值偏高獨角獸企業的「輝煌時期」即將終結。

IPO
中國「獨角獸」上市之路不會平坦

桑曉霓:鑑於市場情緒轉變和中國國內政策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應該對中國新一代「獨角獸」企業保持謹慎。

IPO
中國科技企業紛紛推遲IPO並接受較低估值

中美關係緊張和投資者胃口減弱使中國科技行業感到寒意。該行業的私募股權投資規模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大爲減少。

胡潤:2018年中國新增近百家獨角獸企業

根據胡潤的報告,2018年中國估值超10億美元的企業新增97家,引領這一勢頭的是電商和影片串流媒體服務公司。

滑板車新創企業在各地湧現

Bird等矽谷公司的估值暴漲之後,世界各地誕生了許多滑板車新創企業,它們都希望提前搶佔本地市場,複製「矽谷神話」。

獨角獸IPO:機不可失

科技行業的獨角獸企業一直在拖延公開上市的時間,但是錯過了這個村,可能沒有這個店了。

字節跳動考慮明年上市

知情人士稱,今年早些時候政府整治在線內容的舉措,讓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私募籌資的努力無果而終。

中國「獨角獸」迴歸A股計劃進展不順

中國推出CDR,希望吸引本土大型科技企業迴歸A股,但由於股市下跌等因素,阿里巴巴、百度和京東都推遲發行CDR。

A股
對A股流動性困境不能視而不見

蘇培科:A股之所以出現信心和情緒崩潰,主要在於股市的流動性出現枯竭跡象,任何融資需求的供給都會成爲壓垮A股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