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創新經濟

日本股市正產生太多「小微獨角獸」

李維士:日本過晚地才得出結論,即它並不擅長培育一系列符合獨角獸定義的優質企業,而它現在迫切需要這樣做。

人工智慧驅動的大數據睡眠分析醫療新創公司EcoNaviSta去年在東京全新的成長型市場上市時,股價曾一路走高。然後開始搖擺,接著開始下滑,市值蒸發60%。

如今,該公司懶洋洋地躺在一片廣闊的牧場上,那裏棲息著日本最有趣的工業物種之一:一大羣哀嚎著的「小微獨角獸」(punycorn)。

這種生物——獨角獸的生長遲緩、呆板的同伴——的演化和繁殖,在日本泡沫時代全盛時期過去35年後,對於日本如何對待風險、雄心和創新有很大的啓示。隨著後通縮時代對成長的需求變得越來越苛刻,這些小微獨角獸的存在以及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很可能比現在更加艱難。

您已閱讀18%(265字),剩餘82%(12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