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A股

對A股流動性困境不能視而不見

蘇培科:A股之所以出現信心和情緒崩潰,主要在於股市的流動性出現枯竭跡象,任何融資需求的供給都會成爲壓垮A股的最後一根稻草。

端午節後的A股市場再次出現千股跌停,讓投資者極度恐懼,畢竟之前的千股跌停是出現在2015年「股災」和2016年初的熔斷之時,現在集體性暴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

對此,中國央行行長易綱第一時間對6月19日A股市場的暴跌做出了回應:金融市場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股市出現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周邊股市也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既然是市場,就會有漲有跌,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理性看待。

若目前的A股市場是一個健康、健全的市場,用上述語境或許沒有任何的毛病,但長期陰跌的A股市場並非如此,其弊端和病竈仍在長期累積。如果不認清深層次矛盾和有效解決,A股市場依然還會萎靡不振。之所以在易綱表態後A股市場出現了短暫的反彈,其主要歸咎於這句:人民銀行始終高度重視外部衝擊的影響,我們將前瞻性地做好相關政策儲備,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

您已閱讀17%(382字),剩餘83%(183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