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公司的估值似乎正在迴歸常識。長時間的中美貿易衝突以及對中國國內經濟的擔憂,壓低了中國本土新創企業的估值,這對投資者來說是個好訊息。
這是自去年初以來出現的重大轉變。那時,新創企業的融資使其估值達到前幾輪融資所達估值的數倍,參投的投資者則樂於開出更大的支票,將資金全部投入,然後再籌集比上一輪融資更多的新資金。
那時,成立於2017年、持有近1000億美元資產的軟銀(SoftBank)願景基金(Vision Fund),向新創企業注入了大量資金,推高了估值。2018年,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成立了一隻80億美元的全球成長基金。專注於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和早期投資的投資公司——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爲一隻基金籌集了逾100億美元,打破了KKR旗下一隻專注亞洲私募股權投資的基金的募資紀錄。
您已閱讀22%(368字),剩餘78%(13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