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

Meta在人工智慧版權案中獲勝,作家羣體遭受打擊

法院認定,未經作者同意使用在線圖書訓練人工智慧屬於 「合理使用」。

生成式AI對出版業是機遇還是挑戰?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有開發人員在未經作者同意的情況下使用盜版的版權書籍訓練大型語言模型。

創意產業抗議英國版權和人工智慧未來計劃

英國政府希望科技公司能自由挖掘網路來訓練演算法,創意產業則希望在模型成立方面更加透明,併爲使用他們的作品支付許可費。

藝術家聯名反對佳士得人工智慧藝術品拍賣計劃

創意產業擔心人工智慧生成模型會複製甚至取代人類的原創作品。

超萬名文藝界人士聯名警告人工智慧企業

聯名信中稱,未經許可使用創意作品訓練模型對創作者的生計構成重大威脅。

默多克旗下道瓊斯公司起訴AI新創企業Perplexity侵權

出版商指控Perplexity在「大量非法複製」他們的出版品。Perplexity正尋求在一輪融資中籌集10億美元,使其估值達到80億美元。

英國將就「選擇退出」人工智慧內容抓取進行諮詢

這一決定是在科技行業和創意產業數月的遊說之後做出的。

英國議員:英國創意產業缺乏人工智慧相關規定

一份報告稱,由於智慧財產和版權法規的漏洞,藝術家們「未能分享」英國創意產業在全球的成功。

微軟嘲笑《紐約時報》人工智慧訴訟是「末日未來論」

微軟作爲OpenAI投資者,申請駁回《紐約時報》的版權侵權指控。

版權
Lex專欄:《紐約時報》與OpenAI版權之爭不會顛覆行業

先前媒體與科技集團之間的爭鬥表明,雙方可能會達成妥協。

版權
法律專家爲大量AI相關訴訟辯護

過去一年,數十位作家、音樂家、視覺藝術家和軟體代碼開發人員在多個法院對OpenAI及其競爭對手提起了版權侵權索賠。

人工智慧帶來的風險需要企業內部法律顧問保持警惕

隨著企業紛紛嘗試該技術,私隱和準確性問題成爲首席法務官關注的焦點。

律師密切關注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版權風險

智慧財產律師們期望歐盟、美國或中國對生成式人工智慧採用最嚴格的法律規定,以制定全球公認的標準。

貝塔斯曼老闆稱人工智慧是創意產業的機遇

托馬斯•拉貝表示,儘管存在版權挑戰,但機器生成的內容可能是「非常積極的」。

音樂
華納音樂買下大衛•庫塔錄製曲目

這位著名DJ成爲從音樂版權價值飆升中獲利的音樂人之一,據悉協議價值超過1億美元。這是音樂行業恢復成長、音樂版權市場蓬勃發展的最新例證。

谷歌
美最高法院裁定谷歌未侵犯甲骨文版權

在這起糾纏十幾年的訴訟中,美國最高法院認定,谷歌Android系統複製由甲骨文所有的Java代碼的行爲受「合理使用」原則保護。

Facebook
Facebook爲何發力拓展音樂影片業務?

Facebook與大型音樂公司簽署的授權協議標誌着其向音樂領域邁出的一大步,並使得該公司更直接地與YouTube競爭。

西方藝術家期待改變中國音樂「節拍」

今年在線音樂用戶付費市場規模預計將成長59%,達30億元人民幣。這個市場正成爲西方藝術家越來越重要的機遇。

網路
歐洲法院判決指向盜版內容的鏈接非法

歐洲法院判決認定,有意鏈接非法上傳內容的出版商需承擔相應侵權責任,這一裁決或將對數位化媒體產生廣泛影響。

版權

亞馬遜
亞馬遜將推出付費音樂串流媒體服務

據悉這項服務預計每月收費9.99美元。目前音樂行業正尋求以串流媒體取代多年萎縮的專輯銷售。

歐盟
歐盟草擬激進版權改革方案向谷歌等施壓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方案,歐洲新聞出版商將有權向搜索引擎收取內容顯示的費用。批評人士認爲,此舉難以實施。

速讀
YouTube的「敵人」

樂壇正罕見地聯合對YouTube展開公開鬥爭,YouTube有著數十億用戶。但年度銷售統計顯示,YouTube帶給音樂人的直接受益比黑膠唱片這一小衆市場的銷售更加少。

社會

社會

北美洲

媒體札記:明日邊緣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今日頭條引發的版權爭議繼續發酵,中國媒體業對此形成不同陣營——有人將它代表的新媒體視作掠奪者,有人卻想搭它的順風車。

媒體札記:今日頭條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今日頭條就是媒體業的錘子手機,張一鳴和羅永浩應都相信「抵得住多大詆譭,就當得起多大讚美」,但5億美元估值下的版權爭議是否有理?

TPP
TPP談判引發網路自由之爭

維基解密披露出的TPP協議草案尚未引發外界的普遍擔憂,但協議最終敲定後可能將面臨更激烈的反應。

50ideas
50 Ideas: 版權和智慧財產

版權法和專利對一個蓬勃發展的知識經濟非常關鍵。隨著各國加大創新力度,它們都意識到從法律上保護智慧財產的重要性。

如何處置「數字遺產」

網路正日益成爲人們生活的重要載體,但說到用戶去世後留在網上的數字遺產該如何處置,大部分地區的法律尚未「與時俱進」地做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