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人工智慧帶來的風險需要企業內部法律顧問保持警惕

隨著企業紛紛嘗試該技術,私隱和準確性問題成爲首席法務官關注的焦點。

隨著企業競相採用人工智慧工具,相關法律陷阱已成爲法律總顧問需要處理的最熱點問題之一。但律師們堅持認爲,許多法律準則——從客戶私隱到絕對準確——在人工智慧時代依然適用。

直到最近,律師們對人工智慧幾乎沒有表現出什麼擔憂。根據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2017年對企業法務部門的調查,許多人不熟悉這種軟體,也沒有太大興趣嘗試。

去年11月ChatGPT問世之後,企業已將人工智慧工具整合到自己的產品中,這給公司內部律師帶來了壓力,要求他們學習這項技術的工作方式,以便管理智慧財產等領域的潛在問題。

您已閱讀12%(253字),剩餘88%(18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